第3条 天使是否大数目存在?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3条。
异议:天使好像不是大数目(magno numero)地存在。
理据1:因为数目是量这个种相的一种,并且依存于一个连续形体的分割。但是,这不可能在天使中存在,因为天使是无形的,这在前面(第1条)已经说明。所以,天使不可能以任何大的数目存在。
理据2:再者,事物越接近统一,它越少被增加,这在数目中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所有的受造物中,天使的本性最接近上帝。因为上帝是至高的一,所以,就天使的本性而言,似乎只有最少可能的数目。
理据3:还有,独立实体的专有效果似乎是天体的运动。但是,天体的运动处在我们能理解的某个小的确定数目内。所以,天使不会以比天体运动有更大的数目存在。
理据4:狄奥尼修斯在《论神的名称》第4章第1节中说过:“所有可理解的和理智的实体之存续,都是由于神圣之善的光。”但是,这光只是依据接受它的事物之不同而增加。我们不可能说事物的质料可接受理智之光,因为理智实体是没有质料的,这在前面(问题50第2条)已经说明。所以,理智实体的增加只是依据第一形体即天体的要求才可能存在;所以,前面所说的理智之光的倾溢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在它们这里终止了。由此,我们可以像前面一样得出同样的结论。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达尼尔》第7章第10节却说:“侍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
我的回答是:关于独立实体的数目,已经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柏拉图主张独立实体是可感知的事物的种相,[7]好像我们认为人性本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根据这种观点,那就不得不认为独立实体的数目就是可感知的事物的种相的数目。但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8卷第1章中拒绝了这种观点,[8]因为质料属于可感知事物的种相的本性本身。因此,独立实体不可能成为这些可感知事物的原型种相,而是具有它自己的本性,而且,它的本性高于可感知事物的本性。尽管这样,亚里士多德还是认为那些更完满的本性与可感知事物有关,正如推动者与目的有关一样;[9]因此,他试图依据第一运动的数目发现独立实体的数目。
但是,既然这看来会导致违背圣经的教导的结果,犹太人拉比摩西在《迷途指津》第2卷中便试图调和这两种思想,他认为,就其被称为非物质的实体而言,天使是依据天体运动或天体的数目而增加的,这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一样的。但是,他又认为,在圣经中甚至承载着上帝意旨的人也被称为天使,甚至“自然事物的能力”也彰显着上帝的大能。但是,非理性事物的能力之被称为天使,是与圣经的传统全然相异的。
因此,我们必须说,即使就天使是非物质实体而言,他们也是以远远超过所有物质实体的数目的非常大的数目存在。狄奥尼修斯在《天国等级论》第14章中说过:“存在着许多具有天体理智的受到上帝祝福的军队,他们超出了我们物质肢体的虚弱的和有限的计算。”之所以是这样,理由在于:既然宇宙的完满是上帝在创造事物时所主要意愿的,那么,就越完满的事物之被上帝越多地创造而言,越完满的事物就越多。由于在形体中看到如此大的数目,所以,在非形体事物方面也就应看到非常大的数目。事实上,我们看到不朽的形体即最完满的形体在数量上几乎无可比拟地超出可毁灭的形体;因为与天体相比,由能动事物与被动事物构成的整个领域在数量上是非常之小的。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说:就数量而言,非物质实体在数量上可以说是不可比拟地超过物质实体。
答异议理据1:在天使里,数目不是由对事物的连续分割所造成的离散的量,而是由形式的不同所造成的东西;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就其被算作超自然的东西(transcendentibus)而言的。
答异议理据2:从天使在本性上最接近于上帝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必须说天使在组合方面数量最少,但这不是就其在极少的主体中发现而言的。
答异议理据3: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证明,[10]如果独立实体是为有形实体造出来的,那就必定能够得出这一结论。因为除非非物质实体的一些运动出现在有形的实体之中,否则它们就将不为任何目的而存在。但是,说非物质实体是为了有形的事物而存在的,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目的高于达到目的手段。所以,亚里士多德也说那不是一种必然的证明,而是一种概然的证明。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只有通过可感知的事物我们才能认识可理解的事物。
答异议理据4:这一证明来自这样一种意见,它认为质料是事物得以区分开来的原因;但是,前面的讨论(问题47第1条)已经驳斥了这个意见。所以,天使的增加,不是依据质料,也不是依据形体,而是依据设计着非物质实体的各种秩序的神圣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