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条 天使是否是藉自己的自然原则认识上帝的?

第3条 天使是否是藉自己的自然原则认识上帝的?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3条。

异议:天使似乎并不能够藉自己的自然原则(naturalia)认识上帝。

理据1:因为狄奥尼修斯在《论神的名称》第1章第4节中说过:上帝“因其具有无限的大能而处在所有属天的心智之上”。之后他又接着说,“因为他处在所有实体之上,所以,他处在一切知识之外。”

理据2:再者,上帝无限地超出天使的理智。但是,无限地超出理智的东西不可能被理智触及。所以,显然,天使不能够藉自己的自然原则认识上帝。

理据3:还有,《哥林多前书》第13章第12节中写道,“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关于上帝的知识有两种:一种知识是这样的,藉着它,上帝在他自己的本质里被看见,正是根据这种知识,上帝被说成是面对面地被看见;另一种知识是这样的,藉着它,上帝在受造物的镜子里被看见。正如前面(问题12第4条)已经说过的,天使不可能藉自己的自然原则具有前面一种知识。但是,藉镜子而看也不适合于天使,因为天使不是从可被感觉的事物获得关于上帝的知识的,正如狄奥尼修斯在《论神的名称》第7章第2节中所说的那样。所以,天使不可能藉自己的自然原则认识上帝。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在知识方面,天使比人更有能力。然而,根据《罗马书》第1章第19节中的说法,“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人是能够藉他们自己的自然原则认识上帝的。所以,天使更加能够如此。

我的回答是:天使藉他们自己的自然原则是能够具有关于上帝的一些知识的。但在证明这一观点的过程中,必须牢记在心的是:一个事物可以用三种方式认识得到的。第一种方式,其本质存在于认识者之中,例如,光在眼睛之中便能够被看到;所以,我们说天使能够认识他自己(第1条)。第二种方式,其相似性存在于认识它的能力之中,例如,一块石头会因为它的相似性存在于眼睛之中而被眼睛看见。第三种方式,被认识对象的相似性并不直接出自这一被认识事物自身,而是出自被用来显现它的其他事物,例如,我们在镜子中看见一个人,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那种由上帝藉其本质而被看到而获得的关于上帝的知识,属于上述第一等级的知识;而且,这样的知识,如前所述(问题12第4条),是任何受造物都不可能藉它自己的自然原则获得的。第三等级的知识是由我们借以认识上帝的知识构成的,我们虽然生活在尘世上,但是却可以藉受造物中所表现出来的上帝的类似性认识上帝。因为《罗马书》第1章第20节中说过:“上帝的永能和神性,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因此,我们被说成是在镜子里看见上帝。但是,天使依据自己的自然原则藉以认识上帝的那种知识,处在上述两种知识的中间,而且,它与一个事物藉着从该事物接受来的种相得到认识的那种知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既然上帝的形象为上帝的本质印在天使的本性上,就天使是上帝的相似而言,他是认识上帝的。然而,天使认识不到上帝的本质,因为任何一个受造物都不足以完全表现上帝的本质。所以,这样的知识相当接近于反映的知识,因为天使的本性自身就是一种反映上帝形象的镜子。

答异议理据1:狄奥尼修斯所谈论的是理解的知识,他的话把这一点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这样,上帝就不可能为任何受造的理智所认识。

答异议理据2:既然天使的理智和本质无限地远离上帝,由此就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不可能理解上帝;他也不可能藉他自己的本性认识上帝的本质。然而,却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得出结论说,天使根本不可能具有关于上帝的知识。因为,既然上帝无限地远离天使,那么,上帝所具有的关于他自己的知识也就无限地高于天使所具有的关于上帝的知识。

答异议理据3:天使自然地具有的关于上帝的知识处在这两类知识的中间;但是,它更接近这两种知识中的一种,这一点如上所述。

[1]亚里士多德:《论灵魂》,Ⅲ,4,429a14。

[2]亚里士多德:《论灵魂》,Ⅲ,4,429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