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条 《圣经》是否使用了适当的语词来表述六天的工作?

问题74 论所有七天中的公共问题

(共3条)

我们接着考察所有七天中的公共问题。

在这个项目下,有3个要点需要探究:

(1)关于这些天的充分性问题。

(2)它们是仅仅一天,还是不止一天?

(3)关于《圣经》讲述六天工作时所运用的一些言说方式。

第1条 列举这些天是否就足够了?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1条。

异议:列举这些天似乎并不充分(sufficienter)。

理据1:因为创造工作与区分和装饰工作的区别一点也不少于这两项工作相互之间的区别。但是,独立的各天是指派给区分和装饰的,从而独立的各天也就应当指派给创造。

理据2:再者,气和火这些元素比土和水高贵。但是,一天是指派给水的区分的,而另一天是指派给陆地的区分的。所以,其他各天便应当专门用于火和气的区分。

理据3:再者,鱼不同于鸟,就像鸟不同于地上的禽兽一样,而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则甚于无论什么样的所有动物之间的区别。但是,一天专门用于鱼类的产生,而另一天则是专门用于地上禽兽的产生的。因此,还应该有一天是专门指派给鸟的产生,另有一天是专门指派给人的产生的。

理据4:反之,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天中有几天似乎是多余的。例如,光同发光体的关系是一种偶性同主体的关系。但是,这主体与其所特有的偶性是同时产生出来的。所以,这光和发光体是不应当在不同的日子里产生出来的。

理据5:还有,这些天是专门用于世界的最初建造的。但是,既然在第七天没有什么事物建造出来,则这一天也就不应当同其他各天一起列举出来。

我的回答是:把这些天区分开来的理由,已经由前面说过的话(问题70第1条)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这就是:世界的各个部分必须首先区分开来,然后,它的每个部分,似乎可以说是由存在于其中的存在物装饰和充实起来的。这样,物质创造被划分出来的各个部分,按照一些宗教作家的说法,也就有三个,这些部分是天,或最高部分;水,或中间部分;和地,或最低部分。因此,一如《论天》中所指出的,毕达哥拉斯曾教导说:“完满性在于三件东西,这就是:开始,中间和终点。”[1]第一部分是在第一天区别开来的,并且是在第四天装饰起来的;中间部分是在中间一天区别开来且在第五天装饰起来的;而第三部分则是在第三天区别开来且在第六天装饰起来的。但是,奥古斯丁在后三天方面虽然赞同上述作家,但在头三天方面却与他们有别(参阅问题70第1条;问题71;问题72)。因为按照他的观点,精神的受造物是在第一天形成的,而物质的受造物则是在另外两天形成的,其中较高等级的形体是在这两天中的第一天形成的,较低等级的形体则是在这两天中的第二天形成的。因此,上帝工作的完满性就对应于“六”这个数字的完满性,因为六是它的可整除的部分(partibus aliquotis)“一”、“二”、“三”这三个数加起来的总和。其中一天被指派给精神受造物的形成,两天被指派给物质受造物的形成,而三天则被指派给装饰工作。

答异议理据1:按照奥古斯丁的观点(问题70第1条),创造的工作属于无形式质料和无形式精神本性的产生,这两者,如他自己在《忏悔录》第12卷第12章中所说,都是处于时间之外的。因此,它们中任何一种创造都被看作是在存在有任何一天之前发生的。但是,按照其他宗教作家的观点(问题66第1条),也可以说区分和装饰工作蕴涵着受造物中所发生的一些可以为时间所测度的变化,而创造工作则只在于上帝瞬间产生存在物之实体的活动。所以,由于这一理由,区分和装饰的每一件工作虽然都被说成是“在一天”发生的,但创造却被说成是“起初”发生的,而这就意味着所创造的是一些不可分割的东西。

答异议理据2:火和气,是没有学问的人不可能清楚明白地认识得到的,是摩西不曾在世界的各个部分之间明确地命名的,而是与中间的部分或者说水一并考虑的,关于气的最低部分尤其是这样考虑的;或者是与天一并考虑的,因为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2卷第13章中的说法,气的较高的地带是接近天的。

答异议理据3:动物的产生被记录为同装饰世界各个不同部分相关,从而,产生它们的这些天便视动物装饰的是世界的相同部分还是不同的部分而被分隔开来或结合在一起。

答异议理据4: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的光的本性,是在第一天造出来的;而在第四天对发光体的创造却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实体是重新创造出来的,而是,如上所述(问题70第1条答异议理据2),它们在那时接受了一种它们先前不曾有过的形式。

答异议理据5: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4卷第15章中的观点,在被指派给六天的一切记录下来之后,某种不同的东西便归于第七天,也就是说,在那一天,上帝放下了他的各项工作,安息在他自身之中。而且,由于这个理由,在六天之后提到第七天是正确的。我们也可以同其他作家(问题66第1条;问题69第2条)一致地说:到了第七天,世界便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任何新的事物能够添加到它上面的,所以,第七天是由于它之专门用于停止工作而在六天之后提到的。

第2条 是否所有这些天都只是一天?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2条。

异议:似乎所有这些天都只是一天(unus dies)。

理据1:因为《创世记》第2章第4节和第5节中写道:“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上帝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起来。”所以,上帝造“天地,以及野地的灌木和田间的菜蔬”的日子,是在同一天。但是,他是在第一天造出那天和地的,准确地说,是在存在有任何日子之前造出那天和地的,但是,他却是在第三天造出野地的灌木和田间的菜蔬的。由此可见,这第一天和第三天只是一天,而且,由于同样的理由,所有其他各天也都只是一天。

理据2:再者,《德训篇》第18章第1节中说道:“永生的上帝,一举而创造了万物。”但是,如果这些工作的日子不止一天,事情就不会如此了。所以,它们不是许多天,而只是一天。

理据3:再者,在第七天,上帝停止了所有新的工作。因此,如果第七天不同于其他各天的话,那就可以得出结论说:他并没有造出那一天。但这是不能认可的。

理据4:还有,归于一天的整个工作,上帝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因为每一项工作都是以这样的话进行的,这就是:“上帝说,……于是,它就……完成了。”因此,如果他把他的下一项工作留到另一天,那就会得出结论说:他在那天的其余部分便已经停止了工作,并且是空闲着的,因为这是多余的。所以,前面一项工作的日子同后面一项工作的日子是同一天。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创世记》第1章第8节中却写道:“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二日···…第三日”,如此等等。但是,在有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地方,就不止存在一天。所以,不止存在一天。

我的回答是:在这个问题上,奥古斯丁与别的解释者不同。他在《〈创世记〉文字注》第4卷和第5卷、《上帝之城》第11卷及《答奥罗修》问题26中所表达的意见是:被称作七天的所有各天,是从七个方面来描述这同一天的,而其他一些解释者则认为存在有不同的七天,而不止是一天。

但是,这两种意见,当视为对《创世记》文本的一种解释时,便大相径庭了。因为奥古斯丁把“天”这个词理解为存在于天使心灵中的知识,因此,按照他的看法,第一天所表示的是他们关于第一项上帝工作的知识,第二天表示的是他们关于第二项上帝工作的知识,依此类推。因此,每一项工作都被说成是在这些天中的某一天作出来的。这是因为上帝如果不把有关知识刻印在天使的心灵上,他在宇宙中就什么东西也没有造出来。而天使的心灵则是能够同时认识许多事物的,尤其是存在于道(言)中的事物,在道中天使所有的知识都被完满化从而达到终点了。所以,各天的区分所表明的是所认识的事物的自然秩序,而并非一种知识系列,或所产生的事物的系列。再者,天使的知识被称作“天”是适当的,因为光,作为天的原因,如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4卷第28章中所注意到的,是应当到精神的事物中发现的。然而,按照其他作家的意见,各天所表示的既是时间的连续,也是所产生的事物的连续。

然而,如果这两种解释都被视为同产生的样式相关的话,如果考虑到存在于奥古斯丁和其他作家之间的意见的差异,如上所述(问题67第1条;问题69第1条),是基于下述两点的话,那就会发现它们并无什么重大的差异。首先,这是因为奥古斯丁认为土和水,既然是最初造出来的,这就表明质料是完全没有形式的;但是,苍穹的创造,水的聚集,以及旱地的显露,所表示的则是形式在有形质料之上的印记。但是,其他一些宗教作家却以作为最初创造出来的土和水来意指那些存在于其特定形式下的宇宙的元素本身;而接下来的工作所意指的,如我们已经表明的(问题67第1、4条;问题69第1条),是某类先前存在着的物体之中的区分。其次,一些作家认为植物和动物是在六天的工作中实际地产生出来的(问题69第2条;问题71、72);但奥古斯丁却认为它们是潜在地产生出来的。这样,奥古斯丁关于六天工作是同时性的意见,也就同这两种产生模式的观点中的任何一种都一致起来了。因为,其他作家也与他一样地认为:在事物的最初的产生中,质料是在诸元素的实体形式下存在着的;他们甚至还会赞成他的下述观点,这就是:在世界的最初建构中,动物和植物并不是现实地存在着的。然而,在他们之间却依然存在有四个方面的差异。因为按照后者的观点,在受造物最初产生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光并不存在;苍穹尚未形成;地依然为水所覆盖;并且,第四,天体也尚未形成。而所有这些同奥古斯丁的解释都是不一致的。所以,为了避免片面性,我们必须满足任何一方的论证。

答正反两方意见理据1:在上帝创造天地的那一天,他也创造了田野里的每一种植物,但这并不是实际地造出来的,而是在“它在地上生出之前”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潜在地造出来的。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5卷和第8卷中把这项工作归于第三天,而其他作家则归于世界的最初建构。

答正反两方意见理据2:上帝一举创造万物,是就它们的实体在某些方面是无形式的而言的。但是,他一举创造万物并不是就本身在于区别和装饰的事物的形成而言的。因此,“创造”这个词是意味深长的。

答正反两方意见理据3:在第七天,上帝停下来的是制造新的存在物,而不是它们的繁殖;由其他各天接着第一天出现是适合于后面这项工作的。

答正反两方意见理据4:万物并不是一起被区别和装饰起来的,这并不是由于上帝方面能力的缺乏从而需要假以工作的时间,而是因为在世界的构建中可能要遵守适当的秩序。因此,不同的各天指派给不同的世界状态是合适的,以便每一项接续的工作都给这世界加上去一种新鲜的完满状态。

答正反两方意见理据5: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4卷第34、35章以及第5卷第5章中的观点,各天的秩序所关涉的是那些归因于这些天的各项工作的自然秩序。

第3条 《圣经》是否使用了适当的语词来表述六天的工作?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3条。

异议:《圣经》似乎并没有使用适当的语词(convenientibus verbis)来表述六天的工作。

理据1:因为正如光、苍穹和其他类似的东西是由上帝的“道(言)”造出来的那样,天和地也同样如此。因为一如《约翰福音》第1章第3节中所说,“万物是藉着他造的。”所以,在天和地的创造中,像在别的工作中一样,也应当提到上帝的“道(言)”。

理据2:再者,水是由上帝造出来的,然而,它的创造并没有被提及。由此可见,世界的创造描述得是不充分的。

理据3:再者,《创世记》第1章第31节中说道:“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因此,对每一件工作都应当说:“上帝看着它好。”由此可见,在创造工作中,以及第二天的工作中,对这些话的遗漏是不适当的。

理据4:再者,上帝的灵即是上帝他自身。但是,运动和占据空间并不适合于上帝。由此可见,说“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是不合适的。

理据5:再者,凡已经造出来的东西都是不会重新造出来的。所以,对于“上帝说:‘要有苍穹(造出来)’……事就这样成了”这样一句话,后面又补充说:“天主造了苍穹”,是多余的。言说其他工作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理据6:再者,夜晚和早上并不足以把一天划分开。因为一天是有许多部分的。由此可见,说“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二日或第三日”是不合适的。

理据7:还有,对应于“第二”和“第三”的是“第一”,而不是“一”。所以,应当说:“过了晚上,过了早晨,这是第一天”,而不应当说“这是一天”。

答异议理据1: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1卷第4章中的观点,圣子的位格虽然既在世界的最初创造中提到,也在它的区分和装饰中提到,但是,在每个地方的提法却是不同的。因为区分和装饰属于世界藉以接受其形式的工作。但是,正如一件艺术品的形成所凭借的是艺术家心灵中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说是他的可理解的言(道),同样,每一件受造物的形成所凭借的也是上帝的道(言)。而且,由于这个理由,在区分和装饰工作中,便提到了“道(言)”。但是,在创造中,圣子是藉“起初上帝创造”这样的话作为开始提到的,因为创造被理解为无形式质料的产生。但是,按照那些认为诸元素最初是在它们特有的形式下造出来的人们的意见,我们就必须提供另一种解释。所以,巴西尔在《六天创世布道集》中说:“上帝说”这一措辞表示的是上帝的一个命令。然而,这样一种命令,在能够服从它的受造物产生出来之前是不可能发布出来的。

答异议理据2: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1卷中的观点,天被理解为无形式的精神的本性,而地则被理解为所有物体的无形式的质料,这样,就没有什么受造物被遗漏掉了。但是,按照巴西尔在《六天创世布道集》中的观点,天和地,作为“两个端点”,是唯一提到过的。居间的事物则留给人们去理解,因为所有这些运动,如果物体轻,就是朝向天的,而如果物体重,则是朝向地的。其他人则说:《圣经》习惯于把所有四种元素都包括在“地”这个词中,正如在《圣咏集》第148篇第7、8节中在说过“请你们在地上赞美上主”这句话之后,又补充了“还有电火与冰雹,白雪和云雾”一样。

答异议理据3:在解说创造中,有一些事物是对应于在区分和装饰工作中所使用过的“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句话的;这看来是出于圣灵即爱的考虑。因此,奥古斯丁说,存在有两件事物,上帝是因为它们而爱受造物的,这就是:它们的存在和它们的持久性。它们可以存在,并且可以持久地存在,因此,经文上说:“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也就是说,上帝的灵在水所表示的无形式的质料上面运行,就像工匠的爱在他的工艺的材料上面运行一样,而他也正是用这些材料形成他的作品的。而“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句话所表示的则是:他所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是会持续存在下去的,因为它们表明上帝对他的工作是满意的,就像一个工匠对他的工艺品是满意的一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他把受造物造出来之前他并不认识受造物,或者说受造物就不讨他喜欢。因此,在创造和形成的任何一项工作中,位格的三位一体都是蕴涵着的。在创造中,圣父的位格是由“上帝造主”指示出来的,圣子的位格是由“起初”指明了的,上帝就是在起初创造的,而圣灵的位格则是由在水面上运行的“灵”指示出来的。但是,在受造物的形成中,圣父的位格是由“讲话的上帝”指示出来的,圣子的位格是由他藉以讲话的“道(言)”指示出来的,而圣灵的位格则是由“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样一种满意指示出来的。

如果“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句话并非是用来言说第二天的工作的,那就是因为区分水的工作只是从那一天才开始,到第三天才完成的。因此,这些用来言说第三天的话也同第二天相关。或许,《圣经》也可能并不使用这句话来认可第二天的工作,因为与此相关的事物的区分对于人类感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或许,还因为苍穹被绝对地理解为大气的多云地带,从而并非宇宙的一个永久的部分,也不属于这世界的主要部分。上述三条理由是拉比摩西在《迷途指津》第2卷第30章中提出来的,而其他人则给出了一个起源于数的神秘的理由;按照这些人的意见,对第二天的工作并无认同的标志,因为第二个数由于是从“一”的完满性退下来的,从而就不是一个完满的数字。

答异议理据4:拉比摩西在《迷途指津》中把“上帝的灵”理解成气或风,像柏拉图曾经做过的那样(问题66第1条答异议理据5),并且说:之所以这样称呼,依据的乃是《圣经》的惯例,在《圣经》中,这些事物是完全归因于上帝的。但是,按照献身宗教神学的作家的观点,上帝的灵所表示的是圣灵,他被说成是“运行在水面上”,也就是说,按照奥古斯丁在《论创世,兼驳摩尼教派》第1卷第7章中的观点,这意指的是在“无形式的质料”的东西上面运行,以免人们假定上帝必须爱他将要从事的各项工作,仿佛他需要它们似的。因为那样一种爱是隶属于而不是优越于爱的对象的。再者,这也适当地蕴涵着圣灵在不完全的和未完成的事物上运行的意思,因为这种运行并不是位置的运动,而是如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1卷第7章中所说,是卓越能力的运行。然而,这也正是巴西尔在《六天创世布道集》中所要表达的意见:圣灵在水的元素上面运行,“培育和激活它的本性,并且传送生命力,就像母鸡孵化她的小鸡似的。”因为水特别具有一种赋予生命的力量,因为许多动物都是在水中产生出来的,而所有动物的精液也都是液体的。按照《约翰福音》第3章第5节的说法:“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灵魂的生命也是由浸礼中的水赋予的。

答异议理据5:按照奥古斯丁《〈创世记〉文字注》第2卷第8章的观点,这三个短语所表示的是受造物的三种存在。首先,是它们在“道(言)”中的存在,这是由“要有……(造出来)”这条命令指示出来的;其次,是它们的在天使心灵中的存在,这是由“于是就有……(造了出来)”这个短语指示出来的;第三,是它们的在它们的特有的本性中的存在,这是由“他造了……”这个短语指示出来的。而且,由于天使的形成是在第一天记录下来的,从而在那里补充说“他创造”也就没有必要了。按照其他作家的意见,我们还可以说:“他说”以及“要有……(造出来)”这些话表示的是上帝的命令,而“他造了”这句话所表示的则是上帝命令的完成。但是,既然提到事物是如何造出来的是必要的,对于那些主张所有可见事物都是由天使造出来的人们来说就更其如此了,则为了消除谬误,那就应当补充说是上帝他自己创造了它们。因此,在每一项工作中,在“于是就有……(造出来了)”这句话之后,上帝的某一活动就由“他造”或“他分开”,“他称呼”这样的短语表示出来。

答异议理据6: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4卷第22章中的观点,所谓“晚上”和“早晨”当理解为天使们的关于晚上和早晨的知识,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问题58第6、7条)。但是,按照巴西尔在《六天创世布道集》第2卷中的观点,这整个时期是由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即天,取得它的名称的。一个有关例证可以在约伯所说“我寄居人世的年日(Dies peregrinationis meae)”(《创世记》47:9)中找到,在这个短语中,根本没有提到晚上。但是,晚上和早晨是作为一天的端点提到的,因为一天是从早晨开始,而以夜晚结束的;这或许是因为夜晚表示的是夜间的开始,而早晨表示的则是白天的开始的缘故。在受造物的最初区分得到描述的地方,时间的划分仅仅由标志其开端的东西指示出来似乎也是合适的。而最初提到夜晚的理由在于:既然夜晚终止了白天,而白天又是以光开始的,则光在夜间的终结便先于黑暗的终结,而黑暗则是随着早晨终结的。但是,金口约翰在《〈创世记〉布道集》中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它因此想要说明自然的天并不是以夜晚终结的,而是以早上终结的。

答异议理据7:“一天”这个词,当天最初建构起来的时候,是用来表示一天是由二十四小时组合而成的。因此,一自然天的尺度就由于提到“一”而被固定下来了。另一个理由可能是用来表示一天是由太阳回到它开始其行程的那一点完成的。还有一个理由,这就是因为在七天一周完成的时候,第一天就返回来了,这是与第八天是同一天。前面指定的这三条理由,都是由巴西尔在《六天创世布道集》中提供的。

[1]亚里士多德:《论天》,Ⅰ,1,268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