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条 光体是否应当在第四天产生出来?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1条。
异议:光体(luminaria)似乎不应当是在第四天产生出来的。
理据1:因为天上的发光体就本性而言是不可朽坏的形体。所以,它们的质料是不可能没有它们的形式而存在的。但是,正如它们的质料在有任何一天之前就在创造工作中产生出来了一样,它们的形式也应当同样如此。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光体并不是在第四天产生出来的。
理据2:再者,发光体似乎可以说是光的容器。但是,光是在第一天造出来的。所以,发光体也应当是在第一天,而不是在第四天造出来的。
理据3:再者,光体是固定在苍穹之上的,就像植物是固定在地上一样。因为《圣经》说:“他把它们摆列在苍穹之上。”但是,植物被说成是当各种植物附着的地获得了它的形式时产生出来的。所以,光体就应当是和苍穹同时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在第二天产生出来的。
理据4:再者,植物是太阳、月亮和其他天体的一种结果。而在自然秩序中,原因是先于结果的。所以,光体不应当是在第四天,而应当是在第三天或第三天之前产生出来的。
理据5:还有,如天文学家所说,存在有许多比月亮更大的星辰。所以,只把太阳和月亮说成是“两个大光体”是不确切的。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单靠《圣经》的权威也就足够了。
我的回答是:在概述上帝的工作时,《创世记》第2章第1节中说:“这样,天地和天地间的一切点缀都完成了”,从而表明:这项工作有三种。在第一种工作即创造工作中,天和地虽然被创造出来,但尚不具有形式。在第二种工作即区分工作中,天和地都被完满化,这或者如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第2卷第11章中所主张的,是通过把实体的形式加到无形式的质料上面实现出来的,或者像其他一些宗教作家所假定的那样(问题66第1条;问题69第1条),是通过把适合于它们的秩序和美赋予它们实现出来的。添加到这两项工作之上的是装饰工作,这是不同于完满化的。因为天和地的完满化似乎关涉的是那些内在地属于它们的事物,而装饰所关涉的则是那些外在的事物,正如一个人的完满化在于他的固有的部分和形式,而他的装饰则在于着衣一类的事物。这样,正如一些事物的区分,当一个事物同另一个事物隔开的时候,是由它们的位置的运动最明显地造成的一样,装饰工作也是藉在天上和地上具有运动的事物的产生昭示出来的。但是,如上所述(问题69第1条),有三件事物被记录为是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天、水和地;而这三种事物也都是从这三天的区分工作中获得它们的形式的:天是在第一天形成的,水是在第二天分开的,而地则是在第三天分成海洋和旱地的。所以,在装饰工作中也是如此:在这项工作的第一天,即创造的第四天,光体产生了出来,以便藉它们的运动来装饰天;在第二天,即创造的第五天,鸟和鱼出现了,这使得这中间环境由于它们在大气和水(它们在这里被认为是一个东西)中运动而变得美丽了;而在第三天,即创造的第六天,动物(禽兽)出现了,它们在地上运动,从而装饰了地。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中所阐述的关于光体的产生的意见同其他宗教作家的意见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他说:它们是实际地造出来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受造的可能性,因为苍穹并不是像地具有产生植物的能力那样,具有产生光体的能力的。所以,《圣经》并没有说:“要苍穹产生光体”,虽然它说过:“地发生了青草。”
答异议理据1:按照奥古斯丁在《〈创世记〉文字注》中的意见,这里并不存在什么困难。因为他并不坚持认为在这些工作中有一种时间的连续,从而也就根本不需要发光体的质料在另一种形式下存在。而在那些认为天体具有四种元素本性的人的意见中也不存在有什么困难(问题68第1条),因为我们可以说它们是由已经存在的质料形成的,正如动物和植物是这样形成的一样。然而,对于那些认为天体具有这些元素的另一种本性,从而是自然地不可朽坏的人来说,其答案就必定是:光体虽然从一开始就是实体性地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们的实体,由于在最初是无形式的,所以在这一天便不是经由接受它的实体的形式形成的,而是经由接受一种确定的能力形成的。至于这些光体不是作为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东西而提到的,而是仅仅作为在第四天造出来的东西而提到的这样一个事实,金口约翰在《〈创世记〉布道集》第6卷中则以保护人民免于偶像崇拜的危险的需要做了解释,因为这些光体由于它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故而就被证明为不是神。
答异议理据2:如果我们遵循奥古斯丁《〈创世记〉文字注》第1卷第12章中的意见,坚持认为:在第一天造出来的光体是精神的,而在这一天造出来的光体是物质的,那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困难。然而,如果在第一天造出来的光体被理解为其本身即为物质的,那我们就必须认为那一天产生出来的仅仅是一般的光体,到了第四天,这些光体便获得了一种确定的力量,从而能够产生出一些确定的结果。于是,我们看到:太阳的光线具有一种结果,而月亮的光线则具有另外一种结果,如此等等。因此,在说到这样一种能力的规定性时,狄奥尼修斯在《论神的名称》第4章第4节中说道:太阳光体,先前原本没有形式,是在第四天才形成的。
答异议理据3:按照托勒密的意见,发光体在各个星球之中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它们自己的运动,有别于各个星球的运动。因此,金口约翰在《〈创世记〉布道集》中说,上帝被说成是把它们安置在苍穹之上,并不是因为他把它们永远不变地固定在那儿,而是因为他吩咐它们在那儿,正如他把人安排在伊甸园中,人就在那儿一样。然而,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意见,星辰是被固定在它们的轨道上的,而且实际上,除却星球的运动外并没有任何别的运动。然而,我们的感官知觉到的却是发光体的运动,而不是星球的运动。[1]但是,摩西迁就犹太人的无知,描述的却是对感官明显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就已经说过了。然而,如果我们认为第二天造出来的苍穹同那个星辰被置放其中的苍穹有一种本性上的区别,这种反对意见也就落空了,尽管这种区别,如上所述(同上引书),对于作为摩西所遵循的证据的感觉来说是不明显的。因为虽然对于感觉来说,似乎只有一个苍穹;但是,倘若我们承认有一个较高的苍穹和一个较低的苍穹的话,则较低的就会是在第二天造出来的,而星辰就会是在第四天固定在那个较高的苍穹之上的。
答异议理据4:在巴西尔在《六天创世布道集》第5卷中所说的这些话中,为了防止偶像崇拜,植物被说成是作为在太阳和月亮之前产生出来的东西记录下来的,因为那些认为天体是神的人认为植物原初是起源于这些形体的。虽然,如金口约翰在《〈创世记〉布道集》第5卷中所说的那样,太阳、月亮和星辰在产生工作中通过它们的运动而协同运作,就像农民通过他的劳动协同运作一样。
答异议理据5:一如金口约翰所说,这两个光体被称作大的,并不是说它们的体积像它们的影响和能力一样大。因为虽然这些星辰的体积比月亮大,然而,月亮的影响在这个低级世界里却更容易为感官知觉到。再者,就同感官相关的而言,它显示出来的尺寸也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