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条 天使是否是藉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种相进行理解的?

第2条 天使是否是藉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种相进行理解的?

现在我们着手讨论第2条。

异议:天使似乎是藉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种相(species)进行理解的。

理据1:因为所理解的每一件事物都是藉存在于认识它的那个主体中的某种类似性而得以认识的。但是,那件事物的存在于另一件事物中的类似性或者是以原型的方式存在于那里的,如果这样,则这种类似性便是这一事物的原因;或者是以肖像的方式存在于那里,如果这样,则这种类似性就是由这样的事物引起的。因此,正在进行理解的那个人的所有的知识便必定要么是所理解的对象的原因,要么是由所理解的事物引起的。然而,天使的认识却不是存在着的事物的原因,因为只有上帝才是存在着的事物的原因。所以,天使的心智藉以理解的种相必然源出于事物。

理据2:再者,天使的光比灵魂的能动理智之光强大。能动理智之光从心像(phantasmatibus)中抽象出可理解的种相。因此,天使的理智之光也能从感性事物中抽象出可理解的种相。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我们说天使藉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种相进行理解。

理据3:还有,理智中的种相与在场的或远离的事物无关,除非是就这些种相是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言才是这样。因此,如果天使不藉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种相进行理解,那么,他的认识就会与在场的或遥远的事物无关,而且,他也将因此而毫无目的地在空间上被推过来推过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狄奥尼修斯在《论神的名称》第7章第2节中却说过:“天使并不是从可分的或可感觉的事物那里获得他们的神的知识的。”

我的回答是:天使藉以理解事物的种相,不是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是他们本性所具有的(connaturales)。因为我们必须看到:在精神实体的特征和秩序与形体事物的特征和秩序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性。最高级的形体在其本性方面具有一种藉形式才能充分完善的潜在性;相反,在低级的形体中,质料的潜在性却不是由形式充分完善起来的,而是从某个活动主体那里接受过来的,一时接受这个形式一时又接受另一个形式。同样,低级理智实体,即人的灵魂,也具有一种理解能力,这种能力从本性上来说是不完全的,而是藉着它们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可理解的种相而连续不断地完善起来的。但是,在高级的精神实体即天使中,理解能力从本性上看是藉可理解的种相完成的,这是就他们本性上所具有的这样一些种相,从而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然认识的所有事物而言的。

这一点从这类实体的存在方式看也是非常明显的。低级的精神实体,即人的灵魂,就他们具有形体的形式而言,也具有一种类似于形体的本性;因此,由于他们的存在方式本身,使他们适合于从形体并且通过形体寻求他们的可理解的完满性。否则,他们与形体的结合就是无的放矢。另一方面,高级的精神实体,即天使,则完全就没有形体,而且是非物质地,按照他们自己的可理解的本性,独立存在着。从而,他们是通过纯概念的流溢而达到他们的纯概念上的完满性的,正是通过智慧的流溢,他们从上帝那里接受到所认识的事物的种相,连同他们的理智的本性。因此,奥古斯丁在《〈创世纪〉文字注》第2卷第8章中说:“低于天使的其他事物是这样被创造的,它们首先在关于理性受造物的认识里接受存在,然后从它们自己的本性里接受存在。”

答异议理据1:在天使的心灵里,存在有受造物的形象,但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来自受造物,而是来上帝,上帝是受造物的原因,受造物的形象首先存在于上帝之中。所以,奥古斯丁在《〈创世纪〉文字注》第2卷第8章中说:“因为受造物据之得以塑成的那个原型在受造物被塑成之前就存在于上帝的道中,所以,关于这些原型的认识首先存在于理智受造物中,然后才是受造物的塑造。”

答异议理据2: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必然要经过中间。在其形式没有质料但却不能没有质料条件的想象中,形式的本性处在中间,一边是存在于质料中的形式的本性,另一边是藉从质料和质料条件中抽象而得以在理智中存在的形式的本性。因此,不管天使的心灵是多么有力,他也不能把质料的形式变成理智的条件,除非他首先把质料的形式变成所想象的形式的本性;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前所述(问题54第4条),天使是没有想象力的。即使我们承认天使能够从物质事物中抽象出可理解的种相,天使也不会这么做;因为他具有属于其本性的可理解的种相,他根本不需要从物质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可理解的种相。

答异议理据3:天使的认识与事物的远或近无关。但是,他的空间运动不是没有目的,其原因在于:他被推动到一个地点,不是为了寻求认识,而是为了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