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蝉赋
嘉祐元年夏,大雨水,奉诏祈晴于醴泉宫①,闻鸣蝉,有感而赋云:
肃祠庭以祗事兮,瞻玉宇之峥嵘②。收视听以清虑兮,斋予心以荐诚。因以静而求动兮③,见乎万物之情。于时朝雨骤止,微风不兴。四无云以青天,雷曳曳其余声④。乃席芳药,临华轩。古木数株,空庭草间⑤,爰有一物,鸣于树颠。引清风以长啸,抱纤柯而永叹。暳暳非管⑥,泠泠若弦⑦。裂方号而复咽,凄欲断而还连⑧。吐孤韵以难律⑨,含五音之自然。吾不知其何物,其名曰蝉。岂非因物造形能变化者邪?出自粪壤慕清虚者邪?凌风高飞知所止者邪?嘉木茂树喜清阴者邪?呼吸风露能尸解者邪⑩?绰约双鬓修婵娟者邪⑪?其为声也,不乐不哀,非宫非徵⑫,胡然而鸣,亦胡然而止?吾尝悲夫万物莫不好鸣。若乃四时代谢,百鸟嘤兮;一气候至,百虫惊兮。娇儿姹女,语鹂庚兮⑬;鸣机络纬⑭,响蟋蟀兮⑮。转喉弄舌,诚可爱兮;引腹动股,岂勉强而为之兮?至于污池浊水,得雨而聒兮;饮泉食土,长夜而歌兮⑯。彼蛤蟆固若有欲,而蚯蚓又何求兮⑰?其余大小万状,不可悉名,各有气类,随其物形,不知自止⑱,有若争能⑲。忽时变以物改,咸漠然而无声。呜呼!达士所齐,万物一类,人于其间,所以为贵。盖已巧其语言,又能传于文字。是以穷彼思虑,耗其血气,或吟哦其穷愁,或发扬其志意。虽共尽于万物,乃长鸣于百世⑳,予亦安知其然哉?聊为乐以自喜。方将考得失㉑,较同异。俄而阴云复兴,雷电俱击,大雨既作,蝉声遂息㉒。
【编 年】
嘉祐元年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时作。原本题下注云:“嘉祐元年。”《增订欧阳文忠公年谱》:“嘉祐元年,作《鸣蝉赋》。”
【笺 注】
①奉诏祈晴于醴泉宫:《欧阳文忠公年谱》:“嘉祐元年六月甲子,奉敕祈晴醴泉观。”《宋史·仁宗纪》四:“嘉祐元年夏四月壬子朔,六塔河复决。是月大雨,水注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诸路言江、河决溢,河北尤甚。六月辛未,免畿内、京东西、河北被水民赋租。乙亥,雨坏太社、太稷坛。戊寅,遣使安抚河北。己卯,诏群臣实封言时政阙失。”
②玉宇:华丽的宫殿。此处指醴泉宫。南朝宋刘铄《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秋风,罗帐延秋月。”
③因以静而求动:谓以安静之心而观天地万物之循环往复。因,原本校云:“一作‘默’。”求,原本校云:“一作‘观’。”
④雷曳曳其余声:谓天已转晴,还能听到隐隐作响的雷声。曳曳,原本校云:“一作‘隐隐’。”曳曳,隐隐,均雷鸣无力之声。
⑤空庭草间:置身于宫观内绿草之间。空,原本校云:“一作‘荒’。”
⑥暳暳非管:谓其物发出清响,却不是管弦之声。暳暳,象声词。清亮的声音。《诗经·商颂·那》:“鞉鼓渊渊,暳暳管声。”孔颖达疏:“暳暳然而溃烈者,是其管龠之声。”朱熹集传:“暳暳,清亮也。”
⑦泠泠若弦:谓其声清泠,如丝弦之音。泠泠,清冷之貌。《文选》卷一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李善注:“清清泠泠,清凉之貌也。”
⑧“裂方号而复咽”二句:意谓蝉鸣之声忽高忽低,刚刚还在呼号,转眼间又像是在呜咽,呜咽之声像要断绝,却总是断而又续。
⑨吐孤韵以难律:倾吐着独特的音韵,让人听不出他的律吕声调。
⑩呼吸风露能尸解者:《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剪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尸解,道家称人成仙如蝉、蛇之蜕皮,留一躯壳在人世,而灵魂则飞升上天,叫做尸解。
⑪婵娟:谓女子姿态美好之貌。《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薛综注:“婵娟此豸,姿态妖蛊也。”
⑫非宫非徵:宫、徵,古代五音中的二音。《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章为五声。”孔颖达疏:“土为宫,金为商,木为角,火为徵,水为羽。”
⑬鹂庚:即鹂鹒,黄莺的别名。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葚黑老蚕蠋,麦黄韵鹂鹒。”钱仲联集释:“鹒即仓庚。《楚辞·悼乱》:‘鸧鹒兮喈喈。’王逸注:‘鸧鹒,鹂黄也。’”
⑭鸣机络纬:莎鸡的鸣声。络纬,莎鸡,俗名纺织娘。其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李白《长相思》:“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
⑮蟋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陆玑《毛诗疏义》:“蟋蟀,幽州人谓之促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促织鸣,懒妇惊。’”
⑯长夜而歌兮:原本校云:“一本无‘长’字。”
⑰“彼蛤蟆固若有欲”二句:如果说蛤蟆还有些欲望的话,那么蚯蚓活动在土里,它又有什么需求呢?此慨言世间种种生命之不可思议。
⑱不知自止:没有哪种生命会主动放弃。原本校云:“一本上有‘而’字。”
⑲有若争能:好像在争相表现自己的才能。
⑳“虽共尽于万物”二句:意谓人虽然与万物一样都要消亡,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却能留给后世,代代相传。
㉑方将考得失:正欲考究人与蝉的表现孰得孰失。方将,原本校云:“一作‘吾方’。”
㉒蝉声遂息。原本注云:“一本赋后有跋云:‘予因学书,起作赋草。他儿一视而过,独小子棐守之不去。此儿他日必能为吾此赋也。因以予之。’”
【附 载】
黄震《黄氏日钞》卷六一:“《蝉声赋》、《秋声赋》之脱洒,《病暑赋》、《憎苍蝇赋》之布置,皆当成诵。《山中之乐一首赠存慧勤》者,模写变化,亦一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