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邻几墓志铭
君讳休复,字邻几。其为人外若简旷,而内行修饬,不妄动于利欲。其强学博览,无所不通,而不以矜人,至有问辄应,虽好辩者不能穷也,已则默若不能言者。其为文章淳雅,尤长于诗,淡泊闲远,往往造人之不至。善隶书,喜琴、奕、饮酒。与人交,久而益笃。孝于宗族,事孀姑如母。天圣中,与尹师鲁、苏子美游①,知名当时。举进士及第,调蓝山尉②,骑驴赴官,每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乃觉。历信、潞二州司法参军③,又举书判拔萃④,改大理寺丞、知长葛县事⑤,通判阆州⑥。以母丧去职,服除,知天长县事⑦,迁殿中丞。又以父忧终丧。献其所著书,召试,充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⑧。当庆历时,小人不便大臣执政者,欲累以事去之。君友苏子美,杜丞相婿也,以祠神会饮得罪,一时知名士皆被逐。君坐落职,监蔡州商税⑨。久之,知奉符县事⑩,改太常博士、通判睦州,徙庐州,复得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登闻鼓院⑪,为群牧判官⑫,出知同州⑬,提点陕西路刑狱⑭。入判三司盐铁勾院,修起居注⑮,累迁刑部郎中。
【编 年】
嘉祐六年任枢密副使时作。原本题下注云:“嘉祐六年。”
【笺 注】
①尹师鲁、苏子美:尹洙、苏舜钦。本书卷二八有《尹师鲁墓志铭》,卷三一有《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②蓝山:荆湖南路桂阳监所属县,治所在今湖南省蓝山县。《元丰九域志》卷六:“中,蓝山。监西二百一十五里。”
③信:宋代州名,属江南东路,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元丰九域志》卷六:“上,信州,上饶郡,军事。治上饶县。”潞:北宋州名,属河东路,治所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元丰九域志》卷四:“潞州,大都督府,上党郡,昭德军节度。治上党县。”司法参军:宋代州府中的属僚。《宋史·职官志》七:“司法参军,掌议法断刑。”
④举书判拔萃:见本书卷二三《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注⑱。
⑤长葛:北宋许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长葛县。《元丰九域志》卷一:“次畿,长葛。(许)州北六十里。”
⑥阆州:宋代州名,属利州路,治所在今四川省阆中县。《元丰九域志》卷八:“上,阆州,阆中郡,安德军节度。治阆中县。”
⑦天长:淮南路扬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天长县。《元丰九域志》卷五:“望,天长。(扬)州西一百一十里。”
⑧判尚书刑部:宋代前期刑部主管官员。按,元丰改制以前,尚书六部名存实亡,刑部只有少数官员留守而已,与唐代刑部不可同日而语,故其官不称刑部尚书或侍郎,仅称判刑部。《会要·职官》一五之一:“刑部,主覆天下大辟已决公案。以朝官一员或二员主判。《两朝国史志》:刑部判事二人,以御史知杂以上或朝官充。凡律令刑法、案覆谳禁之制令,并掌覆天下大辟,举其违失而驳正之。”
⑨蔡州:北宋州名,属京西北路,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元丰九域志》卷一:“蔡州,紧,汝南郡,淮康军节度。治汝阳县。”
⑩奉符:北宋兖州所属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元丰九域志》卷一:“上,奉符。(兖)州东北一百八十里。”
⑪登闻鼓院:鼓,原本校云:“一作‘检’。”按,《宋史》卷四三三本传作“登闻鼓院”。《宋史·职官志》一:“登闻检院,隶谏议大夫;登闻鼓院,隶司谏、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凡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军期机密、陈乞恩赏、理雪冤滥,及奇方异术、改换文资、改正过名,无例通进者,先经鼓院进状;或为所抑,则诣检院。并置局于阙门之前。”
⑫为群牧判官:《宋史·职官志》四:“群牧司:判官二人,以京朝官充。掌内外厩牧之事,周知国马之政,而察其登耗焉。判官、都监每岁更出诸州巡访监,点印国马之蕃息者。”
⑬同州:北宋州名,属永兴军路,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元丰九域志》卷三:“同州,望,冯翊郡,定国军节度。治冯翊县。”
⑭提点陕西路刑狱:《司马温公集》卷九有《寄陕西提刑江学士》诗。
⑮修起居注:《宋史·职官志》一:“国朝旧置起居院,命三馆校理以上修起居注。起居舍人一人,掌同门下省起居郎、侍立修注官。元丰前,以起居郎、舍人寄禄,而更命他官领其事,谓之同修起居注。”
君于治人,则曰:“为政所以安民也,无扰之而已。”故所至,民乐其简易。至辨疑折狱,则或权以术,举无不得,而不常用,亦不自以为能也。君所著书,号《唐宜鉴》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又作《神告》一篇,言皇嗣事,以谓皇嗣,国大事也,臣子以为嫌而难言,或言而不见纳,故假神告祖宗之意,务为深切,冀以感悟。又尝言昭宪太后杜氏子孙宜录用⑯。故翰林学士刘筠无后⑰,而官没其资,宜为立后,还其资,刘氏得不绝。君之论议颇多,凡与其游者,莫不称其贤,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也。自其修起居注,士大夫始相庆,以为在上者知将用之矣,而用君者亦方自以为得,而君亡矣。呜呼!岂非其命哉!君以嘉祐五年四月乙亥以疾终于京师,即以其年六月庚申,葬于阳夏乡之原⑱。君享年五十有六。方其亡恙时,为理命数百言⑲,已而疾且革,其子问所欲言,曰:“吾已著之矣。”遂不复言。曾祖讳浚,殿中丞,赠驾部员外郎;妣李氏,始平县太君⑳。祖讳日新,驾部员外郎,赠太仆少卿;妣孙氏,富阳县太君。考讳中古,太常博士,赠工部侍郎;妣张氏,仁寿县太君。夫人夏侯氏,永安县君,金部郎中彧之女㉑,先君数月卒。子男三人:长曰懋简,并州司户参军;次曰懋相,太庙斋郎;次曰懋迪。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㉒,余尚幼。君姓江氏,开封陈留人也㉓。自汉轑阳侯德居于陈留之圉城㉔,其后子孙分散㉕,而君世至今居圉城不去。自高祖而上七世,葬圉南夏冈;由大王父而下三世,乃葬阳夏。铭曰:
彼驰而我后,彼取而我不。岂用力者好先,而知命者不苟。嗟吾邻几兮,卒以不偶。举世之随兮,君子之守。众人所亡兮,君子之有。其失一世兮,其存不朽。惟其自以为得兮,吾将谁咎?
【笺 注】
⑯昭宪太后杜氏:太祖母杜太后。《宋史·后妃传》上:“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安喜人也。父爽,赠太师。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长。既笄归于宣祖。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⑰故翰林学士刘筠:《宋史》卷三〇五《刘筠传》:“刘筠字子仪,大名人。举进士,为馆陶县尉。还,会诏知制诰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筠第一。进翰林学士。初,筠尝草丁谓与李迪罢相制,既而谓复留,令别草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筠自院出,遇殊枢密院南门,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内有所愧也。帝久疾,谓浸擅权,筠曰:‘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请补外,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仁宗即位,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筠景德以来,居文翰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工为诗。初为杨亿所识拔,后遂与齐名,时号‘杨刘’。凡三入禁林,又三典贡部,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始。性不苟合,遇事明达,而其治尚简严。”
⑱阳夏乡之原:原本作“某所”,据校语改。
⑲理:原本校云:“一作‘治’。”
⑳始:原本校云:“一作‘隆’。”
㉑金部郎中彧:《会要·礼》二〇之一二:“景祐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广南西路转运使夏侯彧言事。”宋庠《元宪集》卷二二《尚书主客郎中知潭州夏侯彧可尚书金部郎中制》,景祐四年制。
㉒秘书丞钱衮:文同《丹渊集》卷三七《都官员外郎钱君墓志铭》:“亡友去私讳衮,姓钱氏,怀安军金堂县人。庆历初,举开封府进士,不中,遂归。明年,遂中甲科。授京兆府掌书记。晏元献最爱去私,尝招与语终日。迁秘书丞、签书兴州判官厅公事。卒于治平三年六月十七日也。”
㉓陈留:北宋京师开封府属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元丰九域志》卷一:“畿,陈留。京东五十二里。”
㉔汉轑阳侯德:不详。圉城:宋代开封陈留县圉城镇,在今河南省杞县南五十里。
㉕散:原本校云:“一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