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①

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世为彭城人,后徙吴兴,自君之七世祖宝,又徙常州之武进。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当唐末五代,钱氏起余杭,据浙东、西为吴越王。于是时,常州或属江南,或属吴越,而武进钱氏独不显,方以儒学廉让行于乡里,连三世不仕。宋兴,取江南,常州归于有司。君始以州进士举,中景德二年甲科,试秘书省校书郎,为扬州广陵、潮州海阳县令,迁宁国军节度推官,监黄州麻城茶场,遂知县事。迁著作佐郎,知蕲州蕲水、怀安军金堂县,又迁秘书丞,知泰州如皋县。再迁屯田员外郎、通判宣州,未行。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二。

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纴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不止,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年二十三,州举进士第一,试礼部高第,遂中甲科。为吏长于决狱,历六县,皆有能政。潮州自五代时,刘氏暴残其民,君为海阳经年,民归业者千余户,由是海阳升为大县。潮之大姓某氏火,迹其来自某家,吏捕讯之,某家号冤不服。太守刁湛曰:“狱非钱君不可。”君问大姓,得火所发床足,验之,疑里仇家物。因率吏入仇家,取床,折足合之,皆是。仇人即服曰:“火自我出,然故遗其迹某家者,欲自免也。某家诚冤。”君即日出某家狱,致仇人以法,举州称为神明。其佐宣州,数决大狱,及旁近郡狱有疑者,皆归决于君。工部侍郎凌策知宣州,尤称君文学,曰:“吏事不足污子,当以文章居台阁。”欲荐其文,未及而策卒。初,宣州官岁市茶于泾县,命君主之。策子不肖,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君立焚之,以白策,策益以此知君。策卒,君叹曰:“世无知我者矣。”在麻城,以茶课岁增五倍,遂迁著作。金堂故多盗,君以伍保籍民,察其出入,凡为盗者,许其徒告以赎罪,盗遂止。会甘露降其县,明年,麦禾大稔,麦一茎五岐、禾一茎五穗者,县人以为君政所致,谓之钱公三瑞。君叹曰:“吾知治民尔,瑞岂吾致哉!”县人为君立生祠。如皋民不农桑,以盐为生,君曰:“使民足以衣食,盐犹农也。”乃悉求盐利害为条目,民便其利而盐最增积,以石数者至四十五万。君在如皋,时年五十。或叹其仕不达,君曰:“使吾政行于民,是达也。”蔡文忠公为御史中丞,数欲引君为御史,会君卒。君平生所为文章三百余篇,号曰《晦书》。君之皇考,赠殿中丞。母诸葛氏,封万年县太君,徙封福昌。娶蒋氏,初封乐安县君,又封福清。子男五人,曰公餗、公瑾、公辅、公仪、公佐。蒋氏有贤行,自君之卒,日以君所为勖其五子以学。蒋氏后君二十年以卒,卒时,公瑾、公辅皆以进士及第,公瑾为新郑尉,公辅以文章知名当世,为太常丞、集贤校理。钱氏自其祖宝徙武进,其居与葬,皆在其县之遵教乡敦行里。庆历三年九月庚申,公悚等葬君于其居之东北原皇里水之北。至和二年三月壬午,以蒋夫人从。

欧阳修曰:钱姓出陆终,盖颛顼之苗裔。始以士为周官,久而以为姓。自三代以来,无甚显者。至唐末,钱氏多居东南。及镠乘乱世起余杭,有地十三州,号兼吴越而王者几百年,而武进钱氏独以隐德,累世不显,岂以力者如彼,而以德者如此哉!岂其盛衰迟速之理,固有不同哉!武进之钱,自宝七世,至君有闻,又有贤子,不坠益彰,其势孰止!盖恃力者虽盛而必衰,以德者愈迟而终显。立石刻辞,其示弥远。

【编 年】

至和二年任翰林学士时作。原本题下注云:“至和二年。”

【笺 注】

①尚书屯田员外郎:宋代文臣迁转的阶官。《宋史·选举志》四:“迁秩之制:三丞、著作皆迁太常博士,转屯田员外郎,优者为礼部、工部、祠部、主客;由屯田转都官,优者为户部、刑部、度支、金部;由都官转职方,优者为吏部、兵部、司封、司勋。”

②彭城:徐州的旧称。《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〇〇《徐州府》:“《禹贡》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国。(唐)天宝初,复曰彭城郡。宋仍为徐州,亦曰彭城郡。”

③吴兴:湖州的旧称。《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八八《湖州府》:“三国吴宝鼎元年,始于乌程县置吴兴郡。唐天宝初,复为吴兴郡。五代属吴越国。宋曰湖州吴兴郡,属两浙路。”

④武进:唐宋时期县名,在今江苏省武进县。《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八六《常州府》:“隋开皇九年,郡废,置常州。大业初,复曰毗陵郡。唐武德三年,复曰常州。宋仍曰常州,晋陵郡,属浙西路。武进,附郭。唐武德初,复置武进县,为常州治。五代、宋因之。”

⑤“钱氏起余杭”二句:《十国春秋》卷七七《吴越武肃王世家》上:“武肃王姓钱,名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唐大中六年二月十有六日,生于邑临水里。广明元年,杭州始建八都。是时天下大乱,昌乃团练八都兵,以镠统之。天复二年五月望日,唐封王为越王。天祐三年春正月丙寅,唐帝命所司择日备礼册王。制:‘定乱安国功臣、镇海镇东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侍中、兼中书令、杭越两州刺史、上柱国、吴王、食邑九千户、实封五百户钱镠,总领两镇,制抚三吴,道途阻艰,未行册命。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天祐四年夏四月,梁王晃称皇帝,国号梁,改元开平。遣上金吾卫将军石彦辞、刑部郎中薛昭序来宣谕。是月,梁遣金吾卫大将军安崇隐进封王为吴越王,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仍赐号启圣匡运同德功臣。客有劝王拒命者,王笑曰:‘吾岂失为孙仲谋邪!’遂受之。”

⑥常州归于有司:谓常州收归宋朝所有、《宋史·地理志》一:“(开宝)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升、宣、歙、池、洪、润、常、鄂、筠、饶、信、虔、吉、袁、抚、江、汀、建、剑,江阴、雄远、建昌军。”

⑦以州进士举:唐宋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层面,通常情况下,举子必须通过在州府举行的乡试,才有资格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然后殿试合格,才能释褐成为国家正式官吏。所谓以州举进士,意即钱冶先参加了常州举行的进士科考试并且合格,称为常州贡士。按,钱冶试于常州在真宗景德元年,年二十三。

⑧甲科: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汉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

⑨扬州广陵:宋代州、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五:“大都督府,扬州,广陵郡,淮南节度,治江都县。”广陵,《元丰九域志》卷五:“(熙宁五年)省广陵县入江都。”潮州海阳:宋代州、县名,属广南东路。治所在今广东省潮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九:“下,潮州,潮阳郡,军事,治海阳县。”

⑩宁国军:宋江南东路宣州之军额,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州市。《元丰九域志》卷六:“宣州,望,宣城郡,宁国军节度。治宣城县。”节度推官:宋代节度州中的幕职官名,与节度掌书记等幕职官分治案事、佐理府政。由选人充。从八品。

⑪黄州:宋代州名,属淮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元丰九域志》卷五:“黄州,下,齐安郡,军事。治黄冈县。”麻城,宋代黄州的属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麻城县。《元丰九域志》卷五:“中,麻城。(黄)州北一百七十五里。”

⑫蕲州:宋代州名,属淮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元丰九域志》卷五:“蕲州,望,蕲春郡,防御。治蕲春县。”蕲水,宋代蕲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湖北省浠水县。《元丰九域志》卷五:“望,蕲水。(蕲)州西五十五里。”怀安军:宋代军名,属梓州路,治所在今四川省金堂县东南。《元丰九域志》卷七:“同下州,怀安军。乾德五年以简州金水县置军。治金水县。”金堂:宋代怀安军所属县,治所在今四川省金堂县西。《元丰九域志》卷七:“望,金堂,军西五十里。”

⑬泰州:宋代州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五:“泰州,海陵郡,军事。治海陵县。”如皋:泰州所属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如皋市。《元丰九域志》卷五:“中下,如皋。(泰)州东南一百五十里。”

⑭每夜读书不止:原本无“不止”二字,据校语补。

⑮年二十三:原本无此四字,据校语补。

⑯刘氏暴残其民:刘氏,误,当作“留氏”。《十国春秋》卷九三《留从效传》:“留从效,泉州桃林人,后改永春县,遂为永春人。朱文进之僭立也,从效时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党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国议兴复。是时唐元宗遣将讨王氏之乱,围福州,会吴越发兵援文进,于是唐将但克汀、建而归,福州遂为吴越所有。从效乘机窃其地,乃以兵劫继勋送江南,自领漳、泉二州留后。唐元宗即以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使、漳泉等州观察使。闽中五州之分自此始也。未几,累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进封晋江王。及唐人淮甸失守,从效因吴越奉表于周世宗,世宗以割地故不纳。宋建隆初,唐元宗迁都南昌,从效大惧,以为见讨,乃遣子绍基贡唐。又遣使假道吴越入贡于宋,宋太祖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而从效发疽薨。”

⑰太守刁湛:《乐全集》卷三九《刁公墓志铭》:“迁殿中丞、知潮州。真宗东封岱宗,迁太常博士。祠汾睢,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开封府司录。”光绪《潮州府志》卷三一郡守题名:“大中祥符知州刁湛。”拙撰《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列刁湛于大中祥符元年至三年知潮州。

⑱举州称为神明:原本校云:“一本无‘为’字。”

⑲工部侍郎凌策知宣州:《长编》卷八九:“(天禧元年三月)丁未,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凌策为工部侍郎、知宣州。”《东都事略》卷四五《凌策传》:“凌策字子奇,宣州人也。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励志好学。举进士,起家为广安军判官,换西川节度推官,又佥书两使判官。代还,通判定州。李顺之乱,朝廷择官于川峡,策自陈:‘尝三莅蜀矣,虽远,不敢惮。’乃命知蜀州,徙绵州。又知扬州。王旦言策莅事强济,乃以为江南转运使。召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益州。入知通进银台司。真宗尝言策有才用,治蜀敏而有断。拜给事中、御史中丞,以疾罢为工部侍郎,卒,年六十二。”策,《宋史》卷三〇七亦有传。

⑳宣州官岁市茶于泾县:谓宣州官员每年上缴的茶贡,要从泾县收买。泾县,宣州所属县,治所在今安徽省泾县。《元丰九域志》卷六:“紧,泾。(宣)州西一百五里。”

㉑遂迁著作:即上文所云“监黄州麻城茶场,遂知县事。迁著作佐郎”。

㉒以石数者至四十五万:意谓以石为单位计算,盐之储积高达四十五万石。

㉓蔡文忠公为御史中丞:《宋史》卷二八六《蔡齐传》:“召为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卒,赠兵部尚书,谥曰文忠。”《长编》卷一一二:“(明道二年四月己未)御史中丞蔡齐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事。”

㉔公悚、公瑾、公辅、公仪、公佐:按,钱冶五子,今惟公辅可考,余公餗、公瑾、公仪、公佐具未见记载。《宋史》卷三二一《钱公辅传》:“钱公辅字君倚,常州武进人。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第进士甲科。通判越州,为集贤校理、同判吏部南曹。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衙前法以三等差次劳勤,应格者听指酒场以自补,富者足欲而贫得日困,充募益鲜;额有不足,至役乡民,破产不供费。公辅取酒场官鬻之,分轻重以给役者,不复调民。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英宗即位,陈《治平十议》,大要言采民政,分吏课,择守宰,置二府官属。又作《帝问》一篇上之。王畴为翰林学士未久,擢副枢密。公辅谓畴素望浅,不草制。帝以初政用大臣,而公辅格诏,谪为滁州团练使。议者以为重,吕诲等上章救之,不得。逾年,起知广德军。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入见,帝劳苦之,使录《十议》以进,命知谏院。王安石雅与之善,既得志,排异己者,出滕甫郓州。公辅数于帝前言甫不当去。薛向更盐法,安石主其议,而公辅谓向当黜,遂拂安石意,罢谏职,旋出知江宁府。明年,帝欲召还,安石言其助小人为异议,不宜在左右,但徙扬州。以病乞越,改提举崇福观,卒,年五十二。”

㉕三年九月庚申:三,原本校云:“一作‘二’。”

㉖至和二年三月壬午:原本校云:“一本无上八字。”

㉗陆终:《万姓统谱》卷二七:“钱,彭城。颛顼曾孙陆终生彭祖,祖孙孚,为周钱上士,以官为氏。”

㉙始以士为周官:谓钱氏在西周时期在周王朝中担任士大夫。

㉚有地十三州:《宋史·地理志》一:“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杭、苏、越、湖、衢、婺、台、明、温、秀、睦、福、处,衣锦。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