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令欧君墓表①

永春县令欧君墓表

君讳庆,字贻孙,姓欧氏。其上世为韶州曲江人,后徙均州之郧乡,又徙襄州之谷城。乾德二年,分谷城之阴城镇为乾德县,建光化军,欧氏遂为乾德人。修尝为其县令,问其故老乡闾之贤者,皆曰有三人焉。其一人曰太傅、赠太师、中书令邓文懿公,其一人曰尚书屯田郎中戴国忠,其一人曰欧君也。三人者学问出处,未尝一日不同,其忠信笃于朋友,孝悌称于宗族,礼义达于乡闾。乾德之人初未识学者,见此三人,皆尊礼而爱亲之。既而皆以进士举于乡里,而君独黜于有司。后二十年,始以同三《礼》出身为潭州湘潭主簿、陈州司法参军,监考城酒税,迁彭州军事推官,知泉州永春县事。而邓公已贵显于朝,君尚为州县吏,所至上官多邓公故旧,君绝口不复道前事,至终其去,不知君为邓公友也。君为吏廉贫,宗族之孤幼者,皆养于家。居乡里,有讼者多就君决曲直,得一言,遂不复争,人至于今传之。嗟夫!三人之为道无所不同,至其穷达,何其异也!而三人者未尝有动于其心,虽乾德之人称三人者,亦不以贵贱为异,则其幸不幸,岂足为三人者道哉!然而达者昭显于一时,而穷者泯没于无述,则为善者何以劝?而后世之来者何以考德于其先?故表其墓以示其子孙。君有子世英,为邓城县令;世勣,举进士。君以天圣七年卒,享年六十有四,葬乾德之西北广节山之原。

【编 年】

宝元元年任乾德县令时作。原本题下注云:“天圣□年。”按,此盖见到文中有“君以天圣七年卒”,遂以为作于天圣年,似未切。其末句云“葬乾德之西北广节山之原”,是必在欧公任乾德县令时所作,断无天圣时卒,而欧公远在洛阳为作此表也。

【笺 注】

①永春:宋代泉州所属县,治所在今福建省永春县。《元丰九域志》卷九:“中,永春。(泉)州西一百三十里。”

②韶州曲江:宋代州、县名,属广南东路。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九:“中,韶州,始兴郡,军事。治曲江县。”

③均州:宋代州名,属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一:“均州,上,武当郡,防御。治武当县。”郧乡:宋代县名,治所在今湖北省郧县。北宋时属京西路均州。《元丰九域志》卷一:“郧乡,上,(均)州西一百一十三里。”《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四九《郧阳府》:“郧乡故城,即今郧县治。古郧国地,晋置郧乡县。”

④谷城:宋代襄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湖北省谷城县。《元丰九域志》卷一:“紧,谷城。(襄)州西北一百五十里。”

⑤“乾德二年”三句:《宋史·地理志》一:“光化军,同下州。乾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谷城县二乡置乾德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

⑥修尝为其县令:《欧阳文忠公年谱》:“(景祐四年)十一月壬辰,移光化军乾德县令。(宝元元年)三月,赴乾德。”

⑦中书令邓文懿公:《宋史》卷三一一《张士逊传》:“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卒,年八十六。帝临奠,赠太师、中书令,谥文懿,御篆其墓碑曰‘旧德之碑’。”

⑧湘潭:宋代潭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湖南省湘潭市。《元丰九域志》卷六:“中,湘潭。(潭)州南一百六十里。”

⑨陈州:北宋州名,属京西北路,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元丰九域志》卷一:“陈州,上,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治宛丘县。”司法参军:宋代州府中的属僚。《宋史·职官志》七:“司法参军,掌议法断刑。”《通典·职官》:“卷一五《总论郡佐》:“司法参军:两汉有决曹、贼曹掾。或为法曹,或为墨曹。”

⑩考城:北宋京师开封属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稍西。《元丰九域志》卷一:“畿,考城。京东一百八十里。”

⑪彭州:宋代州名,属成都府路,治所在今四川省彭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七:“彭州,蒙阳郡,军事。治九陇县。”军事推官:宋代幕职官名。《宋史·职官志》七:“幕职官,掌裨皂郡政,总理诸案文移,斟酌可否,以白于其长而罢行之。凡员数多寡,视郡大小及职务之烦简。”

⑫邓公已贵显于朝:《宋史·宰辅表》一:“(天禧五年)正月丁酉,张士逊自枢密直学士迁枢密副使。(天圣六年三月)壬子,张士逊自枢密副使、尚书左丞、祥源观使加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⑬邓城:宋代襄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元丰九域志》卷一:“望,邓城。州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