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并序)

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 (并序)

君讳源,字子渐,姓尹氏,与其弟洙师鲁俱有名于当世。其论议文章,博学强记,皆有以过人。而师鲁好辩,果于有为。子渐为人刚简,不矜饰,能自晦藏,与人居,久而莫知,至其一有所发,则人必惊伏。其视世事若不干其意,已而榷其情伪,计其成败,后多如其言。其性不能容常人,而善与人交,久而益笃。自天圣、明道之间,予与其兄弟交,其得于子渐者如此。其曾祖讳谊,赠光禄少卿。祖讳文化,官至都官郎中,赠刑部侍郎。父讳仲宣,官至虞部员外郎,赠工部郎中。子渐初以祖荫补三班借职,稍迁左班殿直。天圣八年,举进士及第,为奉礼郎,累迁太常博士,历知芮城、河阳二县,签署孟州判官事,又知新郑县,通判泾州、庆州,知怀州,以庆历五年三月十四日卒于官。

赵元昊寇边,围定川堡,大将葛怀敏发泾原兵救之。君遗怀敏书曰:“贼举其国而来,其利不在城堡,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且吾军畏法,见敌必赴而不计利害,此其所以数败也。宜驻兵瓦亭,见利而后动。”怀敏不能用其言,遂以败死。刘涣知沧州,杖一卒,不服,涣命斩之以闻,坐专杀,降知密州。君上书为涣论直,得复知沧州。范文正公常荐君材可以居馆阁,召试,不用,遂知怀州,至期月,大治。是时,天子用范文正公与今观文殿学士富公、武康军节度使韩公,欲更置天下事,而权幸小人不便,三公皆罢去,而师鲁与时贤士多被诬枉得罪。君叹息忧悲发愤,以谓生可厌而死可乐也,往往被酒,哀歌泣下,朋友皆窃怪之。已而以疾卒,享年五十。至和元年十有二月十三日,其子材葬君于河南府寿安县甘泉乡龙涧里。其平生所为文章六十篇。皆行于世。子男四人,曰材、植、机、桴。呜呼!师鲁常劳其智于事物,而卒蹈忧患以穷死。若予渐者,旷然不有累其心,而无所屈其志,然其寿考亦以不长。岂其所谓短长得失者,皆非此之谓欤?其所以然者,不可得而知欤?铭曰:

有韫于中不以施,一愤乐死其如归。岂其志之将衰?不然世果可嫉其如斯!

【编 年】

至和元年任翰林学士时作。《增订欧阳文忠公年谱》:“至和元年,作《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

【笺 注】

①字子渐:按,尹源原字子渊,欧阳修为改今字。本书卷六四有《尹源字子渐序》。卷六七《与尹师鲁第五书》:“修于子渐不可无文字,墓志或师鲁自作则已,若不自作,则须修与君谟当作,盖他平生相知深者,吾二人与李之才尔。纵不作墓志,则行状或他文字须作一篇也。”

②与其弟洙师鲁俱有名于当世:尹洙,《东都事略》卷六四、《宋史》卷二九五有传,韩琦《安阳集》卷四七有《故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尹公墓表》,本书卷二八有《尹师鲁墓志铭》,卷三一《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

③三班借职:北宋武阶官名,属三班小使臣阶列。为宋前期人品武阶最低一阶。宋太宗端拱年间,置借职承旨。至淳化二年,改为三班借职。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使臣之义,始于藩镇。国初,武官处以三班。至太宗,以其资品少,又创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左右侍禁、左右班殿直、东西头供奉官,有司号为小使臣。”

④左班殿直:北宋初期左、右两班小使臣寄禄之官。《宋史·职官志》九:“三班奉职转右班殿直,右班殿直转左班殿直,左班殿直转右侍禁。”

⑤奉礼郎:太常寺属官名。宋初为文臣低阶之阶官。《宋史·职官志》四:“太常寺,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各一人。”《宋史·职官志》九:“奉礼郎,有出身转诸寺、监丞,无出身转大理评事。”

⑥芮城:北宋陕州所属县名,治所在今山西省芮城县。《元丰九域志》卷三:“中下,芮城。(陕)州西北五十九里。”

⑦河阳:北宋县名,亦为孟州之军额,属京西北路,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一:“孟州,望,河阳三城节度。治河阳县。”

⑧判官:即孟州节度判官。

⑨新郑:北宋郑州所属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元丰九域志》卷一:“上,新郑。在(郑)州西南九十里。”

⑩泾州:北宋州名,属秦凤路,治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元丰九域志》卷三:“泾州,上,安定郡,彰化军节度。唐彰义军节度,皇朝太平兴国元年改彰化军。治保定县。”庆州,北宋州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县。《元丰九域志》卷三:“庆州,中府,安化郡,军事。治安化县。”《宋史·地理志》三:“(庆州)旧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统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凡五州。”

⑪怀州:北宋州名,属河北西路,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元丰九域志》卷二:“怀州,雄,河内郡,防御。治河内县。”

⑫围定川堡:《宋史》卷二八九《葛怀敏传》:“俄报敌已拔栅逾边壕,怀敏入保定川砦,敌毁板桥,断其归路,别为二十四道以过军,环围之。”《西夏书事》卷一四:“(康定元年九月)泾原素称冲要,自镇戎至渭州,沿泾河大川直抵邠、泾,略无险阻,虽有城池,尽据平地,与夏国路径交杂。元昊率兵径攻三川砦,杀西路都巡检使杨保吉,败都监刘宗、李纬等兵,进攻狮子、定川堡,守将三班借职郭纶固守,不能下,掠刘璠堡,降指挥王遇、都虞候刘用,连破乾河、乾沟、赵福三堡,围镇戎。”注:“《宋史·范祥传》:祥通判镇戎军。元昊围城,急率将士拒退之,遂筑刘璠、定川二堡。与《夏国传》异。”

⑬大将葛怀敏发泾原兵救之:《宋史·葛怀敏传》:“庆历二年,元昊寇镇戎军,怀敏出瓦亭砦,督砦主都监许思纯、环庆路都监刘贺、天圣砦主张贵,及缘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赵瑜等御敌。”

⑭贼举其国而来:原本校云:“一本无‘其’字。”

⑮瓦亭:北宋寨名,属泾原路渭州平凉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东北。《元丰九域志》卷三:“(渭州)平凉,四乡、二镇,瓦亭一寨。”

⑯怀敏不能用其言,遂以败死:《长编》卷一三七:“(庆历二年闰九月)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与元昊战,没于定川寨。”《宋史》卷三〇〇《王沿传》:“元昊入寇,副都总管葛怀敏率兵出捍,沿教怀敏率兵据瓦亭待之。怀敏进兵镇戎,沿以书戒勿入,第背城为砦,以羸师诱贼,贼至,发伏击之可有功。怀敏不听,进至定川,果为所败。”

⑰刘涣知沧州:《宋史》卷三二四《刘涣传》:“由工部郎中知沧州,改吉州刺史、知保州。”沧州,北宋州名,属河北东路,治所在今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元丰九域志》卷二:“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治清池县。”

⑱闻:原本校云:“一作‘徇’。”

⑲降知密州:《乐全集》卷二五《论刘涣移郡奏》:“臣闻沧州刘涣近因改断军人事,为转运司劾奏,已改知密州。”密州,北宋州名,属京东东路,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市。《元丰九域志》卷一:“密州,高密郡,安化军节度。治诸城县。”

⑳得复知沧州:《长编》卷一五一:“(庆历四年八月甲寅)工部郎中、直昭文馆、知沧州刘涣为吉州刺史、知保州。”

㉑而师鲁与时贤士多被诬枉得罪:本书卷二八《尹师鲁墓志铭》:“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

㉒以谓生可厌而死可乐也:原本校云:“一本无‘以’字。”

㉓龙:原本校云:“一作‘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