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①

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

故大理寺丞、河南府司录张君讳汝士,字尧夫,开封襄邑人也。明道二年八月壬寅,以疾卒于官,享年三十有七。卒之七日,葬洛阳北邙山下。其友人河南尹师鲁志其墓,而庐陵欧阳修为之铭。以其葬之速也,不能刻石,乃得金谷古砖,命太原王顾以丹为隶书,纳于圹中。嘉祐二年某月某日,其子吉甫、山甫改葬君于伊阙之教忠乡积庆里

君之始葬北邙也,吉甫才数岁,而山甫始生,余及送者相与临穴,视窆且封,哭而去。今年春,余主试天下贡士,而山甫以进士试礼部,乃来告以将改葬其先君,因出铭以示余,盖君之卒,距今二十有五年矣。初,天圣、明道之间,钱文僖公守河南,公王家子,特以文学仕于贵显,所至多招集文士,而河南吏属,适皆当世贤材知名士,故其幕府号为天下之盛,君其一人也。文僖公善待士,未尝责以吏职,而河南又多名山水,竹林茂树,奇花怪石,其平台清池上下,荒墟草莽之间,余得日从贤人长者赋诗饮酒以为乐。而君为人静默修洁,常坐府治事,省文书,尤尽心于狱讼。初以辟为其府推官,既罢,又辟司录,河南人多赖之,而守尹屡荐其材。君亦工书,喜为诗,闲则从余游。其语言简而有意,饮酒终日不乱,虽醉未尝颓堕。与之居者,莫不服其德。故师鲁志之曰:“饬身临事,余尝愧尧夫,尧夫不余愧也。”

始君之葬,皆以其地不善,又葬速,礼不备。君夫人崔氏,有贤行,能教其子。而二子孝谨,克自树立,卒能改葬君如吉卜,君其可谓有后矣。自君卒后,文僖公得罪,贬死汉东,吏属亦各引去。今师鲁死且十余年,王顾者死亦六七年矣,其送君而临穴者及与君同府而游者,十盖八九死矣,其幸而在者不老则病且衰,如予是也。呜呼!盛衰生死之际,未始不如是,是岂足道哉?惟为善者能有后,而托于文字者可以无穷。故于其改葬也,书以遗其子,俾碣于墓,且以写余之思焉。吉甫今为大理寺丞、知缑氏县,山甫始以进士赐出身云。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欧阳修撰。

【编 年】

嘉祐二年任翰林学士时作。原本题下注云:“嘉祐二年。”

【笺 注】

①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表,原本校云:“一作‘碣’。”司录,宋代京府的属官,通常只在开封府设置,偶尔也在河南府设置。《元丰官志·牧尹官额》:“府属:司录参军。”《庆元条法》卷四《官品令》:“开封府司录参军事,为正七品。”司录参军掌决断有关户籍、婚姻等诉讼。通签六曹公事及府司、左右军巡刑狱公事。

②襄邑:宋县名,属开封府,治所在今河南省睢县。《元丰九域志》卷一:“(开封府)襄邑,畿,京东一百七十里。”

③洛阳北邙山:《大明一统志》卷二九《河南府》:“北邙山在府城北一十里,山连偃师、巩、孟津三县,绵亘四百余里。东汉诸陵及唐宋名臣坟多在此。”

④河南尹师鲁:《东都事略》卷六四《尹洙传》:“尹洙字师鲁,河南人也。举进士,为芮城、河阳二县佥书,孟州判官,又知新郑县,通判泾州、庆州。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迁知泾州,又知渭州。郑戬为陕西帅,遣刘沪、董士廉城水洛,洙奏罢之。戬论奏不已,徙洙庆州,又徙晋州。迁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潞州。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与宾客言,不及其私,遂卒,年四十七。有文集二十七卷。”按:现存尹洙《河南先生文集》不载此碣。

⑤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涧所建园林名金谷园,极为豪华。石崇有《金谷诗序》记其事。

⑥太原王顾:道光《永州府志》卷一一郡守题名:“王顾,都官员外郎,皇祐中任(知永州)。”

⑦圹:《周礼·春官·方相氏》:“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欧方良。”郑玄注:“圹,穿地中也。”

⑧伊阙:河南府所属县。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伊阙镇。《元丰九域志》卷一:“熙宁三年,省伊阙县为镇入伊阳。”又:“畿,伊阳,京南二百六十里。四乡。小水、伊阙二镇。”

⑨视窆且封:窆封,意谓埋葬。下棺入圹,用土掩埋。韩愈《乳母墓铭》:“愈率妇孙视窆封,且刻其语于石,纳诸墓为铭。”

⑩主试天下贡士:谓担任会试主考官。《欧阳文忠公年谱》:“(嘉祐二年)正月癸未,权知礼部贡举。”

⑪钱文僖公守河南:《长编》卷一一〇:“(天圣九年正月)辛未,改新判陈州钱惟演判河南府。”《长编》卷一一二:“(明道二年九月)丙寅,崇信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钱惟演落平章事,赴本镇。”

⑫公王家子:谓钱惟演乃吴越王钱俶之子。《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俶之子也。少补牙门将。从俶归朝,为右屯卫将军。历右神武军将军。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真宗称善。改太仆少卿,献《咸平圣政录》。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诏与杨亿分为之序。”

⑬“特以文学仕于贵显”二句:《东都事略》卷二四《钱惟演传》:“能志于学,有文章,与杨亿、刘筠齐名。尝曰:‘学士备顾问,不可不该博。’故其家聚书侔于秘府,又多藏古书画。在馆阁,与修《策府元龟》凡千篇。”

⑭而河南又多名山水:原本校云::“一本无‘名’字。”

⑮竹林:原本校云:“一作‘葱竹’。”

⑯推官:原本校云:“一作‘察推’。”推官,开封、河南府尹的属官,协助府尹治事。《宋史·职官志》六:“(开封府)其属有判官、推官四人,日视推鞫,分事以治,而佐其长。”河南府则比照开封府,亦设推、判官。

⑰既罢:指朝廷于明道初调整官吏设置,河南府推、判官被取消。

⑱其礼不备:原本无“其”字,据校语补。

⑲君夫人崔氏:崔立之女。韩琦《安阳集卷》五〇《故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工部尚书崔公行状》:“女四人:次适大理寺丞张汝士,次即某之配也。”

⑳“文僖公得罪”二句:《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惟演雅意柄用,抑郁不得志。及帝耕籍田,求侍祠,因留为景灵宫使。太后崩,诏还河南。惟演不自安,请以庄献明肃太后、庄懿太后并配真宗庙室,以希帝意。惟演既与刘美亲,又为其子暧娶郭后妹,至是,又欲与庄懿太后族为婚。御史中丞范讽劾惟演擅议宗庙,且与后家通婚姻。落平章事,为崇信军节度使,归本镇。未几,卒,特赠侍中。太常张瑰按,《谥法》敏而好学曰‘文’,贪而败官曰‘墨’,请谥文墨。其家诉于朝,诏章得象等覆议,以惟演无贪黩状,而晚节率职自新,有惶惧可怜之意,取《谥法》追悔前过曰‘思’,改谥曰思。庆历间,二太后始升祔真宗庙室,子暧复诉前议,乃改溢曰文僖。”汉东,即传中所言崇信军节度,治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元丰九域志》卷一:“(京西南路)随州,上,汉东郡,崇信军节度。乾德五年升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崇信军。治随县。”

㉑缑氏:宋代县名,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元丰九域志》卷一:“(河南府)庆历三年,省缑氏县为镇,四年复旧。熙宁三年,省偃师县为镇入缑氏。八年,复置偃师县,省缑氏县为镇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