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处士墓表
连处士,应山人也①。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②,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③,一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赀,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赀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④,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⑤,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⑥。”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⑦,庠为宜城令⑧。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编 年】
庆历八年知扬州时作。《增订欧阳文忠公年谱》:“庆历八年,作《连处士墓表》。”
【笺 注】
①应山:宋代荆湖北路安州所属县。治所在今湖北省应山县。《元丰九域志》卷六:“中下,应山,(安)州北一百八里。”
②磁:北宋州名,属河北西路,治所在今河北省磁县。《元丰九域志》卷二:“上,磁州,滏阳郡,团练。治滏阳县。”郢,宋代州名,属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元丰九域志》卷一“郢州,上,富水郡,防御。治长寿县。”
③少举《毛诗》:意谓连处士年轻时曾应举《毛诗》。按,宋代元丰之前,科举考试科目较多,除进士科外,尚有明经、明法、明字、三史、三经、学究一经等。所谓《毛诗》,即属学究一经。
④信阳:宋代县名,京西北路信阳军军治所在县,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元丰九域志》卷一:“信阳军,同下州。治信阳县。”
⑤云梦:宋代安州所属县名,在今湖北省云梦县。《元丰九域志》卷六:“熙宁二年,省云梦县为镇入安陆。安陆,一乡,云梦一镇。”
⑥当为连公行丧:为连公,原本校云:“一作‘与处士’。”
⑦寿春:宋代县名,属淮南路寿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寿县。《元丰九域志》卷五:“寿春,紧。(寿)州东南二十五里。”
⑧宜城:宋代县名,属京西南路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元丰九域志》卷一:“中下,宜城。(襄)州南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