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墓表
汉水东至乾德①,汇而南,民居其冲,水悍暴而岸善崩,然其民尤富完。其下南山之材②,治室屋聚居,盖数千家,皆安然易汉而自若者,以有石堤为可恃也。景祐五年,余始为其县令③,既行汉上,临石堤,问其长老,皆曰吾李君之作也。于是喟然而叹,求李君者,得其孙厚。厚举进士,好学,能自言其世,云李氏贝州清河人④。君举进士,中淳化三年乙科⑤。镇州真定主簿齐化基⑥,为吏以强察自喜,恶君廉直不为屈,多求事可酿为罪者,责君理之⑦。君辨愈明,不可污。卒服其能,反荐之,迁威虏军判官⑧。秩满⑨,河北转运使又荐为冀州军事判官⑩。逾年⑪,吏部考籍⑫,凡四较考者外,皆召还,公考当召。是时,契丹侵边,冀州独乞留君督军饷,课为最多,迁大理寺丞,乘传治壁州疑狱⑬。既还,转运使又请通判冀州,督旁七县军饷,课尤多而民不劳。遭岁饥,悉出庾粟以贷民,且曰:“凶、丰甚,必复。使丰而归诸庾,是化吾朽积而为新,乃两利也。”转运使以为然,因请君益贷贝、魏、沧、棣诸州⑭。后岁果丰,饥民德君,粟归诸庾无后者,盖赖而活者数十万家。居三年⑮,转运使上冀人言,乞留,许留一岁,就拜殿中丞。岁满将去,冀民夜私入其府,堑其居,若不可出。君谕之,乃得去。通判河南府⑯,未行,契丹兵指邢、洺⑰,天子择吏之能者,改君通判邢州。其守赵守一当守邢以捍寇⑱,辞不任邢事,天子曰:“李某佐汝,可无患。”守一至邢,悉以州事任君。御史中丞王嗣宗辟推直官⑲,遂荐为御史,以疾不拜,求知光化军⑳,作所谓石堤者。孙何荐其材㉑,拜三司户部判官,改知建州㉒,皆以疾辞。又求知汉阳军㉓,居三岁,而汉阳之狱空者二岁。卒以疾解,退居于汉旁。大中祥符六年五月某日卒于家,遂葬县东遵教乡之友于村。子孙因留家焉。
君讳仲芳,字秀之,享年五十有三㉔,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君为人敦敏而材,以疾中止㉕。余闻古之有德于民者,殁则乡人祭于其社。今民既不能祠君于汉之旁㉖,而其墓幸在其县,余令也,又不表以示民,呜呼,其何以章乃德?俾其孙刻石于隧,以永君之扬㉗。
【编 年】
宝元元年任乾德县令时作。《增订欧阳文忠公年谱》:“宝元元年,作《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墓表》。”
【笺 注】
①乾德:宋代县名,为光化军所治县。《宋史·地理志》一:“光化军,同下州。乾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谷城县二乡置乾德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
②其下南山之材:南山,谓城下南山所生的木材。南山,原本校云:“一作‘山南’。”
③景祐五年,余始为其县令:《欧阳文忠公年谱》:“(景祐四年)十一月壬辰,移光化军乾德县令。(宝元元年)三月,赴乾德。”按:景祐五年十一月改元为宝元。
④贝州清河:北宋初州、县名,属河北东路,庆历八年平定贝州军乱之后改为恩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元丰九域志》卷二:“恩州,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降防御。皇朝建隆元年,复为永清军节度。庆历八年,改恩州,降军事。治清河县。”
⑤乙科:见本书卷二〇《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注⑪。
⑥镇州真定:镇州,北宋之真定府。《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七《正定府》:“汉仍曰镇州,寻复为真定府。周又为镇州,宋复曰真定府,常山郡,成德军节度使,为河北西路治。”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真定,镇州州治所在县。《元丰九域志》卷二:“真定府,次府,常山郡,成德军节度。治真定县。”齐化基:《长编》卷七〇:“(大中祥符元年九月辛未)考功员外郎、知晋州齐化基削籍黥面,流崖州。”
⑦多求事可酿为罪者,责君理之:意谓齐化基总把那些最难处理、容易犯过的事务让李仲芳去做。
⑧威虏军:北宋军名,后改为广信军,属河北西路,治所在今河北省徐水县遂城镇。《元丰九域志》卷二:“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易州遂城县地置威虏军,景德元年改广信。治遂城县。”
⑨秩满:原本校云:“一本无此二字。”
⑩冀州:北宋州名,属河北东路,治所在今河北省冀县。《元丰九域志》卷二:“冀州,信都郡,安武军节度。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治信都县。”
⑪逾年:原本校云:“一本无此二字。”
⑫吏部考籍:考,原本校云:“一本无此字。”
⑬治壁州疑狱:治,原本校云:“一作‘理’。”壁州,宋代州名,属利州路,治所在今四川省通江县。《元丰九域志》卷一〇:“壁州,下,军事,始宁郡,领县五。乾德四年,省广纳、东巴二县入通江;开宝五年废州,寻复置。熙宁五年废州,省符阳、白石县入通江县,隶巴州。”
⑭魏:即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市。《元丰九域志》卷一:“北京,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升北京。治元城县。”沧:北宋州名,属河北东路,治所在今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元丰九域志》卷二:“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治清池县。”棣:北宋州名,属河北东路,治所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元丰九域志》卷二:“棣州,上,乐安郡,防御。建隆二年升团练,乾德三年升防御。治厌次县。”棣字,原本为墨丁,据周本补。
⑮居三年:原本无此三字,据校语补。
⑯河南府:即西京洛阳。原本无“府”字,据校语补。
⑰邢:北宋州名,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元丰九域志》卷二:“上,邢州,钜鹿郡,安国军节度。治龙冈县。”洺:北宋州名,属河北西路,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县。《元丰九域志》卷二:“洺州,望,广平郡,防御。治永年县。”
⑱其守赵守一当守邢以捍寇:原本校云:“一本无‘其守’二字。”
⑲御史中丞王嗣宗:《宋史》卷二八七传《王嗣宗传》:“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真宗告谒太庙,嗣宗立班失仪,因自首。加兼工部侍郎、权判吏部铨。将祀汾阴,拜耀州观察使、知永兴军府。”《会要·礼》三一之四一:“(景德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御史中丞王嗣宗为仪仗使。”推直官:宋代御史台属官名。《宋史·职官志》四:“宋初置推直官二人,专治狱事。凡推直有四:曰台一推,曰台二推,曰殿一推,曰殿二推。咸平中,置推勘官十员。元丰官制行,定员分职,里行、推直等官悉罢。”
⑳光化军:北宋军名,属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光化县西北。《宋史·地理志》一:“光化军,同下州。乾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谷城县二乡置乾德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
㉑孙何:《东都事略》卷四七《孙何传》:“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也。幼耆学,与丁谓齐名。王禹偁尤所题奖,时人谓之‘孙丁’。举进士,开封、礼部、殿试俱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召入,直史馆,迁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历右正言,改右司谏。加起居舍人。景德初,知制诰,卒,年四十四。”何,《宋史》卷三〇六亦有传。按,孙何荐李仲芳,当在其任京西转运副使时。
㉒建州:宋代州名,属福建路,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县。《元丰九域志》卷九:“建州,上,建安郡,建宁军节度。治建安县。”
㉓汉阳军:北宋前期军名,属荆湖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元丰九域志》卷六:“熙宁四年废汉阳军为县,汉川县为镇,并隶(鄂)州。”《湖北通志》卷一一〇:“李仲芳,大中祥符间知光化军,知汉阳军。”
㉔享年五十有三:三,原本校云:“一作‘二’。”
㉕以疾中止:原本校云:“一本下有‘善不享其厚,用不既其能’。”
㉖于汉之旁:之,原本校云:“一本无此字。”
㉗以永君之扬:扬,原本校云:“一作‘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