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痛失双亲,悲痛欲绝。范钦匆匆交代了公务,回宁波丁忧奔丧。
这时,丰坊已归里多年,收藏日臻完善。
一天傍晚,丰坊为驱散范钦的忧伤,命人蒸了螃蟹,烫好黄酒,邀他同来聊天。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讨论“版本”事宜,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去。
不知何时,烛火燃着了蚊帐,火势四处蔓延。邻居闻讯赶来,“万卷楼”已烧去大半。许多珍贵的收藏,瞬间付之一炬。
丰坊心痛欲裂,索性将所剩书籍,作价卖给了范钦。
范钦愧疚难当,坚辞不受。丰坊说,保存好残余书籍,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也是书籍最好的归宿。说完,便不知所终。
已过“天命”的范钦,丁忧期满,嘉靖三十七年(1558),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奇怪的是,此时的他,对政务已失去了以往的热情。他已认识到,走马灯似的奔赴各地,很难有话语权;即使有,也很难做出实绩;即使做出,也会莫名其妙地背负罪名。
这个官场魔咒,他无法打破。
所以,历时三个月,范钦才“悠悠荡荡”来到赣州。
在任期间,数百盗匪在他所辖之地烧杀抢掠,侵逼城池。范钦果断部署抗击。但库府空虚,财政窘困,根本无力应对,他又不忍“劳民以攘寇”,只能“派千户、遣百户、会同官捕”在交通要道围追,于江河沿岸堵截,最终安定了局面。
范钦连夜上奏,并反复申明,自己只是尽了督促之责,有功人员的名字却一个不曾漏下。皇帝看罢奏折,龙颜大悦,立即招范钦进京,升任兵部右侍郎。
这真是出乎意料。嘉靖三十九年(1560),五十四岁的范钦,终于跻身六部大臣之列,实现了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范钦觉得,奔波多年,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殊不知,刚刚抵京,南京御史王宗徐等弹劾他的奏章,就到了皇帝手上。
明朝规定,官员一旦被御史弹劾,都要暂停公务。于是,范钦被革去官职,戴罪回家,等候处理。
这一等,就是三年。闲置的三年,也是充实的三年。关键是,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他决心彻底走出官场,将藏书当作后半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