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年09月26日
10
到日本后,商船将之瑜放在了九州岛西岸的长崎。
事到如今,万念俱灰,他只想在一个清军铁蹄践踏不到的地方了此余生。但当时德川幕府执行锁国政策,不允许外国人在日本居住,按规定之瑜应该在来年夏天被遣返。无奈之下,他只能向之前结识的朋友安东守约求助。安东比之瑜小二十多岁,很推崇中国的儒学,早就得知之瑜学业精深,多次请求拜他为师,但之瑜一心忙于抗清,都婉言谢绝了。如今之瑜自己送上门来,安东欣喜莫名,当即奔走呼吁数月,为他请求到幕府的批准,成为锁国四十年来定居日本的第一名中国人。
在长崎租屋定居后,之瑜语言不通,谋生无计,全凭安东资助度日。安东只是个小官员,俸禄不高,却分了一半给之瑜,自己还要养一大家子,差点饿死。但他毫无怨言,以终得明师为幸,并为其鼓呼推荐,以至于之瑜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
在长崎的第六年,水户藩第二任藩主德川光国,向他发出了讲学的邀请。
读着光国恭敬而谦逊的亲笔信,再听了安东对这位年轻人“好贤嗜学”的评价,之瑜突然觉得,自己的耳畔,渐渐又擂响了战鼓。
刚到日本定居时,他只是为了“不食周粟”,蹈海全节。但从安东到光国,日本儒生的虔诚与热情慢慢令他意识到,自己还有使命没有完成。
越是沧海横流,越显英雄本色。神州陆沉之际,他有责任利用一切机会,为汉族文明保留一点火苗。
只要火种一日不灭,胜负便一日未决。
之瑜抬起头来,觉得眼前光明大放。
公元1666年7月,朱之瑜抵达江户。德川光国亲执弟子礼,竭诚尽敬。
在见面时,光国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直接称名称字,请他取一别号以便称呼。之瑜思索片刻,说,那就叫“舜水”吧,那是我家乡余姚的一条河,自古以来,有很多舜帝的传说。
之瑜不会日语,与光国的交流只能通过汉字笔谈。在纸上写下“舜水”二字时,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