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希 声
希声,这是钱肃乐的字。
起义那天,钱肃乐在宁波府城隍庙前的声音振聋发聩,引得民心向归。起义四年,钱肃乐的声音渐渐地由悲愤转为悲凉,布满了血痕。
1648年,钱肃乐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他立舟北望,满目山河如昨,天上圆月如斯,天地辽阔却渐无他的立锥之地。回想自己戊寅年(1638)步入仕途,至戊子年(1648)元宵,十年的宦海沉浮终究未能力挽狂澜,抗清大业不见希望,小朝廷内部纷争不断,旅居异乡不得归,而今垂垂老,四十二岁的自己已是两鬓斑白的抱病老儒。
春正月,郑彩击杀大学士熊汝霖,郑遵谦因不满也被郑彩下令逮捕,最后投江自尽。昔日一起抗战的同袍,如今命死自己人的手里。听闻消息后的钱肃乐忧愤至极,而鲁王的册封接踵而来,东阁大学士之位悬空,命请钱肃乐任之。
钱肃乐四次上疏三次面辞不愿受东阁大学士之头衔却不得。不得不接受入阁的钱肃乐早已看透了,却仍不想放弃,就以五品章服任二品之职的要求,表达自己内心最后的倔强。
那时妻子董氏已经病重,幼男翘恭感染复发,热如火燃,肌肤燥迫,两鼻血涌终至先亡。四月,董氏也病死了。钱肃乐的痛苦无以复加。他想到同妻子共患难的种种,想到妻子初嫁时家中清贫,妻子每日缝针线,十根手指皲裂却不曾有过怨言。想到挈家航海,自己病倒舟中时,妻子日夜祈祷于佛前。妻子病重,想要嘱咐后事,但见自己悲伤落泪就把话咽了回去,反说大话:“我不死!”
现在,妻子也走了。
钱肃乐只能以诗代哭。他问苍天“情死情生窣地波,老天何苦造情魔”,问大地“黄泉路上如何苦,梦也无繇得到他”,问佛祖“一炉佛火红于昔,不遣慈光护着他”。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终是茫茫不可相见了。只能以死为期,“愿把情根还化草,丛丛绕却墓傍生”。
发妻死后,钱肃乐心灰意冷,兼之旧疾复发,身体每况愈下。清军于此时分路进攻,已得的府、州、县相继失陷。郑彩却挟兵自重,逍遥海上。连江失守成了压倒钱肃乐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深知鲁王朝廷气数已尽,而自己已无力再做任何事,痛苦欲绝的他以头猛撞木枕只求早死,最后血疾大动,绝粒待死。
1648年夏,时年四十二岁的钱肃乐卒于琅江舟中,遗言以举义前官职,明刑部员外郎身份入殓,墓碑上只刻“大明孤臣”四字。
钱肃乐死后,跟随他一同起兵抗清的兄弟肃范、肃典、肃遴相继殉国,献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昔日累世簪缨的甬上望族,在抗清之路上散尽家财,族人四散,后人大多秉持钱肃乐“耕读不仕”的遗训不入清为官,三百年大族销声于历史的河流。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最后。
康熙六年(1667),时人传钱肃乐继承了城隍庙神。公元2023年,宁波府城隍庙,钱肃乐曾经举义的地方,已变成了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和非遗陈列馆。怀棠祠内,钱肃乐像安详静坐。庙宇之外,红墙市集欢乐不歇。钱肃乐角巾儒服,手执书卷,慈目所及,是宁波城如今的盛世。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三进大院,钱肃乐抗清时被籍没的故居,历经四五百年的历史沉沦,如今只剩下大厅一间。但故居经过三次加固修缮,现已是宁波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波涛锋矢之间艰难存藏的钱肃乐诗文,那些用血和泪记录下的内心震荡和激愤、忧虑与励志,历经乱世的劫火,清朝的禁毁,流亡的颠簸,散了大半,又散了大半。但也曾被人深藏箧中相护,曾被人艰难地收集和修复,最终成为此刻我手上捧着的这一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钱肃乐集》。
我在读你,钱肃乐。
我听到了你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很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