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里亚人利奥三世(717—741 A.D.)

(一)伊索里亚人利奥三世(717—741 A.D.)

我已经详述一个暴君的败亡,应该略为介绍新王朝的始祖,他为后代子孙所深知的事务就是不断受到仇敌的抨击。因为创立者前后几代的公私生活都涉及教会史指责的“圣像破坏者”(Iconoclasts),然而只要不理会迷信的叫嚣,其实就伊索里亚(Isauria)的利奥三世(717年3月25日)而言,他的性格还是让人产生好感,或许是因为他清寒的身世和持续的统治。

其一,在一个充满男子气概的时代,期望成为君王会激起每个人心中的热情与活力,从而出现一大群竞争者,想要满足君临天下的欲望。甚至就是现代希腊人的堕落腐化和积弱不振,一个平民要从最低阶层擢升到社会的顶点,必定具有某些资格才能超越群众的水平。他对于深奥的学问不是无知就是藐视,在追求机运的过程当中,可能完全抛弃对善行和公正应负的义务。我们认为利奥在性格上最大的长处可能是审慎和坚毅,洞察世事和人性,是善于运用手腕和计谋的高手,重要的技巧在于获得众人的信任,指导大家发挥无比的热情。一般人都认为他是伊索里亚的土著,原来的名字叫科农(Conon)。有些作家运用笨拙的讽刺手法真是值得赞美,说他是一个到处走动的小贩,赶着一匹驴子到乡村的市集去赚取蝇头小利,接着他们用非常愚蠢的描述方式,提到利奥在路上遇见犹太算命人,看他相貌会成为罗马皇帝,成功的条件是要废止偶像崇拜。另一份更可信的资料提到他的父亲离开小亚细亚搬迁到色雷斯,从事畜牧这个赚钱的行业,必定累积相当不错的家财,向皇家的营地供应五百只羊,获得机会推荐他的儿子到军队服务。利奥最早的工作是担任查士丁尼的卫士,很快引起暴君的注意,难免也会对他的能力产生猜忌之心。他参加讨伐科尔克斯人的战争,凭着英勇的行动和用兵的才华出人头地,后来从阿纳斯塔修斯的手里接掌驻安纳托利亚各军团的指挥权,在士兵的拥戴之下获得整个帝国,得到罗马世界同声的赞誉。

其二,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擢升过程之中,利奥三世全力应付竞争对手的羡慕和嫉妒,消除势力强大党派的不满,抵挡国外和国内敌人的攻击。正统基督教会虽然指责他的宗教改革,只能公开声明他的立场很坚立而且处理很公正,对于他的施政智慧和纯洁言行,还是保持沉默而又尊敬的态度。统治期间二十四年,他很平静逝世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宫,获得的天下能用世袭的权利传承到第三代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