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努斯四世的远征以及马拉兹克德会战(1068—1071 A.D.)
加兹纳王朝的马哈茂德无论是真正的宽宏大量,还是运用欺骗的手法,阿尔普·阿斯兰都不会加以仿效,他毫不迟疑就对希腊皇后优多西娅和她的子女发动攻击。他的进展等于发出警告,迫得皇后将自己和权杖交到一位军人手里,罗马努斯·狄奥吉尼斯(1068—1071 A.D.)授与皇帝的紫袍,登基以后不到两个月,爱国的热诚和高傲的个性驱使他离开君士坦丁堡,在神圣的复活节庆典期间开上战场,就时机的选择而言最引起反感。狄奥吉尼斯在皇宫不过是优多西娅的丈夫,只有到了军营才是罗马的皇帝,同时他要尽力面对当前的情势,运用供应不足的资源,发挥所向无敌的勇气。在他的精神和成就的鼓舞之下,士兵获得教导采取行动,臣民获得信心产生希望,敌人获得教训感到畏惧。土耳其人突入弗里吉亚的腹地,苏丹却将战争的遂行托付给他的埃米尔来处理。为了保护征服行动的成果,为数众多的分遣部队散布在亚细亚地区。他们满载战利品,毫无纪律可言,在分离的状况之下为希腊人击败。皇帝的积极作为使他的御驾亲征更是倍增声势。敌人听说他的远征行动指向安条克,即使身处特拉布宗的小丘已感受到他的部队所发挥的威力。在三次极其艰辛的战役当中,土耳其人被赶过幼发拉底河。罗马努斯四世发起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战役,用来解救亚美尼亚。一片荒芜的土地使他不得不运送所需补给品,主要是两个月的粮草。他挥军前进,开始围攻马拉兹克德(Malazkerd)[24],重要的堡垒位于现代城市阿尔泽鲁乌姆和凡恩(Van)的中途。皇帝的大军至少有十万人,弗里吉亚和卡帕多细亚的乌合之众也来增援君士坦丁堡的部队。真正有实力的作战单位是由欧洲的臣民和盟友组成,像是马其顿的军团和保加利亚的骑兵部队;还有摩尔达维亚人的一个旗,名叫乌齐(Uzi),他们的种族也算是土耳其人[25];最重要的部分是法兰克人和诺曼人的佣兵和亡命之徒组成的队伍。巴利奥尔(Baliol)那位英勇的乌泽尔(Ursel),是苏格兰国王[26]的亲戚或祖先,指挥持着长矛的骑士进攻,他们对于武器的运用可以先声夺人,或是采用希腊人的战斗方式,按照皮瑞克战舞的步伐前进。
阿尔普·阿斯兰接到敌人大胆入侵的报告,已经威胁他所继承的疆域,亲自率领四万人马[27]飞快到达采取作战行动的现场,迅速和灵活的机动能力,使兵力优势的希腊人感到沮丧和惊慌。苏丹击败对方主要的将领巴西拉修斯(Basilacius),首次展现出他的英勇仁慈。罗马努斯四世占领马拉兹克德,竟然极为不智让自己的兵力分离。他企图召回法兰克人佣兵部队还是徒劳无功,心怀鬼胎的盟友拒绝服从命令,他也不愿浪费时间等待他们归队。乌齐人弃营而去使他充满忧虑和疑惧。他仍然反对周围人员提出符合当前状况的劝告,不顾一切拔营前进,采取火速和具有决定性的作战行动。要是他接受苏丹很公平的建议,罗马努斯不仅可以全身而退,或许也能确保双方的和平解决,他认为有利的提案是敌人畏战或示弱的表现,用侮辱和挑衅的语气回答已经说明一切:“蛮族若是期望和平,就要从占领的地区撤走,让罗马人扎营不得有干扰的行为,也要双手奉上雷伊的城市和宫殿,当做表示诚意的保证和誓言。”
阿尔普·阿斯兰对于极为自负的要求感到可笑,也为即将有如此众多的伊斯兰教徒阵亡伤心流泪。经过虔诚的祈祷他公开向大家宣布,要是有任何人想要离开战场,都可以获得他的同意。他自己动手将坐骑的尾巴绑紧,将惯常使用的弓和箭换成一根矛锤和弯刀,穿上白色的服装,全身敷上香粉,告诉大家要是他战败,此地就是他的坟墓。[28]苏丹很高兴自己能不用投射武器,战胜的希望依靠土耳其骑兵使用的弓箭,他的骑兵中队松散部署成新月队形。罗马努斯把军队编成一个实心的方阵,取代希腊战术的连续战线和预备队的运用。方阵的进击可以施加无坚不摧的压力,却很难保持原有的队形也无法持久,何况蛮族的抵抗讲究技巧而且保持弹性。他在这场散漫而无结果的战斗浪费夏日大半天的时间,基于谨慎的着眼和部队的疲劳,逼得要退回自己的营地。然而面对作为积极的敌人,要从阵前撤离是非常危险的行动,等到他们的队标刚刚转到后方,坚固的方阵马上解体,可能是出于安德洛尼库斯可耻的怯懦,或许是更可耻的猜忌。他是对罗马努斯怀有敌意的皇族,脱逃的行为羞辱他的出身和凯撒的紫袍。[29]在这个混乱和疲乏的时刻,土耳其骑兵中队发射的箭矢有如落下的阵雨,声势大振的新月队形两边的弯角在希腊人的后方合围。在军队受到摧毁和营地受到洗劫的状况之下,已经毋须提及阵亡或被俘的数量。拜占庭的作家哀悼一颗无价明珠的丧失,他们忘记提到在这个重要的日子,罗马的亚洲行省已经无可避免遭到牺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