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纳丁会战和大马士革再度被围(633—634 A.D.)

(三)埃兹纳丁会战和大马士革再度被围(633—634 A.D.)

波斯战争凯旋归来又过了大约四年,赫拉克利乌斯和帝国的宁静再度受到一个新来敌人的干扰,他们的宗教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强大,东方的基督徒对这方面的了解并不深刻。在君士坦丁堡或安条克的皇宫里面,叙利亚的入寇、波斯拉的失守和大马士革的危局,使赫拉克利乌斯从睡梦中惊醒。一支由沙场老兵或新征人员组成的七万大军,集结在霍姆斯(Hems)或埃德萨(Emesa),由他的部将威尔丹(Werdan)[40]指挥。部队的主力是骑兵,有叙利亚军、希腊军或罗马军等不同的称呼:叙利亚军是指部队组成或作战的地区;希腊军的名字来自统治者的宗教和语言;罗马军为君士坦丁的继承者滥用,不过是借用光荣的名号而已。在埃兹纳丁的平原上面,威尔丹骑一匹白色的骡子,骡身装饰着黄金的项链,四周环绕旗帜和标志。他为一个凶狠而赤裸的武士接近大感吃惊,这个家伙是要来窥伺敌军的状况。

德拉尔冒险犯难的勇气受到年轻力壮的鼓舞,宗教狂热的行为也获得国人的尊敬。支配大胆狂妄萨拉森人的情绪包括对基督徒的痛恨、对战利品的喜爱和对危险的藐视。他面临迫在眉睫的死亡,绝不会动摇宗教的信念,也不会干扰坚定的决心,甚至会用幽默的话来开玩笑,一点都不影响坦率的个性。在毫无生还希望的冒险行动之中,他不仅勇敢而且绝不大意,何况还有很好的运道。他经历无数的危险,有三次落在不信者的手里成为俘虏,还能幸存下来讲述征服叙利亚的丰功伟业,享受应有的奖赏和报酬。现在处于以寡击众情况之下,他用一根长矛采取快速的战斗对抗三十个罗马人,威尔丹派出这些人好将他抓住。德拉尔杀死或击落十七个敌人,在弟兄的欢呼声中安全退回自己的阵营。将领很温和的斥责鲁莽和轻率的行动,他展现士兵的胸无城府来为自己辩护。德拉尔说道:

不,不是我先动手,他们前来抓我的时候,我只是不愿让真主看到我转身逃走。实在说我很认真搏斗,毫无疑问是真主在帮助我对抗他们。要不是我担心会违背你的命令,一定会尽量避免单打独斗。我有预感他们会败在我们手里任凭我们处置。

就在两军对峙之际,有名年长的希腊人从他们的队列里出来,为了和平提出一个很慷慨的建议。他们愿意花钱让萨拉森人离开,每名士兵的礼物是一顶头巾、一件长袍和一块金币。他们的领袖是十件长袍和一百金币,哈里发则是一百件长袍和一千金币。卡勒德用一声狞笑表示拒绝:

你们这些基督狗,我要让你们知道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信奉《古兰经》、缴纳贡金或是决一死战。我们是喜爱战争甚于和平的民族,根本瞧不起这一点可怜的施舍,因为你们的财富、你们的家庭和你们本人很快就会尊奉我们为主子。

虽然当面加以拒绝,他经过深入的考量还是担心会带来危险,手下那些到过波斯的人员,见识到科斯罗伊斯的军队,承认没有看过如此坚强的部署和阵列。狡猾的萨拉森人面对兵力优势的敌人,想到一个新的诱因鼓励士气:

你们把当面的情况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些罗马人的军队团结一致,你们根本没有逃脱的希望,但是你们也可能只花一天的时间征服叙利亚。成败完全靠着你们的纪律和坚忍,要保全自己的实力撑到夜晚的来临,先知的习惯是要在夜间击败敌军。

在连续两次接战行动之中,他用节制而坚定的态度忍受敌人的矢石交加和部队的不满怨言。最后,等到对方战线的精力和箭矢几乎消耗殆尽,卡勒德发起攻击的信号,立即获得一面倒的胜利(633年7月13日)。皇家军队的剩余人员逃到安条克、凯撒里亚或大马士革,四百七十名穆斯林阵亡,为了偿命起见,估计有五万不信者被打下地狱。战利品的数量之多根本算不清楚,有很多用金银制作的旗帜和十字架、各式各样的宝石、金银项链和首饰、无数贵重的胄甲和衣物。全面的分配作业要延到攻占大马士革才能办理,及时供应各种虏获的武器是获得后续胜利的关键因素。光荣的信息传到哈里发的宝座,所有阿拉伯的部族即使过去对先知的使命抱着冷淡和敌对的态度,现在也不断提出要求,急着想到叙利亚去分一杯羹。

忧伤和恐惧急速传播开来,将噩耗带到大马士革,居民在城墙上面看到埃兹纳丁的英雄再度光临。阿姆鲁率领九千骑兵担任前锋,萨拉森人的队伍络绎不绝使人胆战心惊,后卫紧随卡勒德展扬黑鹰的标志。行动积极的德拉尔奉命指挥两千骑兵,担负的任务是巡逻城市的四周地区、搜索附近的平原以及截断所有的外援和消息;其余的阿拉伯酋长配置在各人负责的要点,面对大马士革的七个城门,再度发起的包围行动不仅勇气百倍而且更有信心。萨拉森人的作战方式虽然获得成功,执行的时候非常简单,不会像罗马人和希腊人重视兵法战术、筑城工事和军事机具,根本毋须挖掘壕沟和设置障碍,仅仅运用武器就能有效包围城市,可以打退被围者的出击行动,破坏敌人的谋略和袭扰,采用饥馑的手段和引起内哄。大马士革的命运原本与埃兹纳丁之战密不可分,最后的判决视皇帝和哈里发的作为而定。

托马斯是出身高贵的希腊人,有良好的私人关系能够成为赫拉克利乌斯的盟友[41],靠着他过去的事迹和现有的权势,使大马士革再度鼓舞高昂的士气。夜间的喧哗和灯火等于宣告清晨的出击计划,基督教的英雄人物藐视阿拉伯人的宗教狂热,同样运用迷信的行为成为作战的动力。在主要的城门双方军队可以通视的地点,竖立高耸的十字架,主教带领教士伴随部队进军,耶稣圣像前面放置《新约圣经》。交战的双方对于基督徒的祈祷不是充满愤慨就是感到安慰,上帝之子要保护他的信徒,更要为他的真理提出辩解。会战像狂风暴雨一样发作,不断激起热烈的情绪。托马斯是技术高明的神射手[42],对那些最勇敢的萨拉森人发出致命的打击,直到有位女中豪杰为死者复仇,让他丧失性命。阿班(Aban)的妻子随着夫婿参加圣战,抱着濒临死亡的丈夫,她说道:

多么愉悦!多么欢喜!我的夫君!你就要到真主的面前。是他让我们在一起,现在要使我们分离。我要为你的死报仇雪耻,要尽量运用我的力量,使我能够跟你相聚,因为我爱你。从现在起我的生命再没有一个男人,我要呈献我的余生事奉真主。

没有一声叹息也不流一滴眼泪,她洗净夫君的尸身,举行通常的仪式将他埋葬。然后她拿着男子使用的武器,早先在自己的家乡已经非常熟练,阿班的孀妇真是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她看准谋害丈夫的人正在会战最激烈的地方奋不顾身的搏斗,射出第一支箭命中护旗士的手,第二支箭射中托马斯的眼睛。这样一来,处于弱势的基督徒再也无法看见自己的旗帜和首领。然而大马士革气度恢宏的勇士拒绝退回他的府邸,就在防壁上裹伤再上战场,搏斗一直延续到黄昏,叙利亚人在休息时还是衣不卸甲。寂静的夜晚用敲响大钟发出信号,所有的城门全部大开,每个城门都冲出衔枚急奔的纵队,扑向萨拉森人正在熟睡的营地。卡勒德最早全副武装,率领四百名骑兵尽速赶到最危险的位置,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口中大喊以致失声:“啊!真主!只有您永远清醒,请看这些服侍您的仆人,不要让他们落到敌人的手里。”“真主之剑”亲临战场,使得托马斯无法发挥英勇的作为,丧失胜利的希望。穆斯林发觉处于危险的局面,重新恢复接战的队列,从侧翼和后方去攻打出击的敌人。在损失数千人马以后,基督徒将领发出绝望的叹息,只有撤退,用防壁上的投射器具阻止萨拉森人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