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912—913 A.D.)、君士坦丁七世波菲洛吉尼图斯(911—959 A.D.)、...
希腊语的“紫色”和“斑岩”是同一个字,这种色彩有一种特性就是持久不变,根据我们的了解,提尔紫是很深的暗红色,可以染成古代的紫色。拜占庭皇宫有一个房间四壁用紫色的斑岩装饰,通常保留供怀孕的皇后使用,在这里出生的皇家小孩可以称为“porphyrogenite”,含意是“生而为帝者”。有几位罗马君王有幸获得继承人的福分,特别的绰号“波菲洛吉尼图斯”首先用于君士坦丁七世(911年5月11日)。他的寿命和名义上的统治时间完全一致,一共有五十四年之久,在他的父亲逝世时他才六岁。利奥的儿子对于拥有权势者而言,正是出于自愿甚至勉强从命的傀儡,可以任由他们欺侮他的软弱或滥用他的信任。叔父亚历山大长久以来一直授与奥古斯都的头衔,成为幼主的第一位共治者和总督,他已经胜过米凯尔的声望,很快要经历邪恶和愚蠢,因为心里存有一个计划想要将他的侄儿阉割,好把帝国留给一个毫无价值的宠幸,幸而他适时死亡才使荒谬的阴谋胎死腹中。君士坦丁在后来的未成年统治期间全由他的母亲佐伊作主,七个摄政组成会议从旁协助,这些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满足个人的欲望,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和民众的需要,相互之间排挤和争执,无法发挥整体的力量,等到有位军官出面干预,他们全部土崩瓦解化为乌有。
罗马努斯·勒卡佩努斯(Romanus Lecapenus)从清寒的家世晋升到高阶的军职,负责指挥海上武力,处于社会秩序混乱的时代,能够获得全国民众的尊敬。他率领一支常胜而又受到挚爱的舰队,从多瑙河河口驶向君士坦丁堡的港湾,当做人民的解救者和君王的保护人,民众为他的来临高声欢呼。他据有最高职位可以视为皇帝的长辈,罗马努斯很快对于身居大臣却仅能拥有下属职权表示不满,于是僭用凯撒和奥古斯都的头衔(919年12月24日),以及整个皇家体制的独立主权,保持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罗马努斯的三个儿子是克里斯托弗、斯蒂芬和君士坦丁,他们都陆续获得皇室的高位。合法的皇帝在五位君王之中位阶的排名从为首贬为末位,然而能够保住性命和皇冠,使他不断夸耀自己的气运也颂扬篡夺者的仁慈。罗马努斯可以从古今的历史当中找到范例来为自己的野心辩白,证明他的作为公正无私:像是帝国的实权和执法都在他的手里;还有就是君士坦丁七世的私生子都能独享帝位,因为以往侍妾所生的儿子不是处死就是进入修道院。从罗马努斯一世勒卡佩努斯的表现看来,并不具备僭主的德性或恶行。
他在登极以后振奋图强可以公而忘私,等到沉溺于逸乐之中,竟然忘记要兼顾帝国和家庭的安全。君士坦丁七世的个性温和而且信仰虔诚,尊重誓言的神圣不可侵犯、年轻君王的清白无辜、他父母的功业和人民对他们的怀念。他拥有好学和谦让的习性,不会使人产生猜忌之心,更不会被误以为喜爱权力而严加防范。书本、音乐和写作是他获得欢愉的泉源,要是他能用卖画改善供应不足的生活津贴,要是作品因艺术家的名字而提高售价,那是因为他赋有多方面的才能,很少君王能像他在遭遇逆境时能够善加运用。
罗马努斯的失势完全是他自己和儿女的过错。他的长子克里斯托弗逝世,健在的两个兄弟经常争权夺利,并且图谋对付自己的父亲。有一天的中午,就像平常所有的外客全部离开皇宫,两兄弟带着一队武装士兵进入罗马努斯的房间,迫他穿上僧侣的服装,将他运到普罗蓬提斯(Propontis)海的小岛,那里有为数众多的出家人。家庭发生变革的谣言激起整个城市的骚动,只有真正合法的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波菲洛吉尼图斯(Porphyrogenitus)是公众关心的对象。罗马努斯·勒卡佩努斯的儿子举棋不定,因循拖延获得的教训,就是他们的冒险行动已经犯下大罪,只会让他们的对手坐享其成。两兄弟的姊姊海伦娜是君士坦丁的妻子,她泄露他们密谋要在皇家的宴会中杀害她的丈夫,或许她认为他们有罪恶的打算。君士坦丁身边忠心耿耿的追随人员提高警觉,两名篡夺者的行动受到制止和逮捕,被剥夺头衔贬为平民,用船送到岛上的修道院,也就是他们在不久之前用来监禁自己父亲的同一地点。年老的罗马努斯在海岸边遇见他们,不禁露出讽刺的笑容,责备他们愚蠢无知和忘恩负义,就让皇家的共治者分享他的饮水和素食。
君士坦丁七世在位已有四十年,现在才获得东部世界的主权(945年1月27日),接着他又统治了十五年,也只能说是有名无实而已。他毫无企图心和成就感,一生之中不会采取行动更不会追求荣誉,研究学问使他在享受闲暇生活之时能受到尊敬,对于统治者所负的重大责任毫无助益。皇帝忽略实际的施政工作,就是对他的儿子罗马努斯的教导也只是空谈理论。他纵情于诗酒而且生性怠惰懒散,将政事的操控全部委付妻子海伦娜,整个政局因为她的爱好和善变而动荡不安,每位大臣的继位者更一无是处,使前一任受到怀念。然而君士坦丁的出身和苦难使他受到希腊人的敬爱:他们原谅他所犯的错误;他们钦佩他敦品博学、他的清白无辜和慈善为怀,以及他对司法正义的爱好;他的臣民在他的葬礼中极为悲痛,流下真诚的眼泪。遵照古代的习俗,遗体放在皇宫的大厅供民众凭吊,政府和军队的官员、大公、元老院全体成员、教士,按着位阶的次序列队上前,敬仰和亲吻统治者冰冷的尸体。出殡的队伍朝向皇家的墓园前进,一名传令官走在前面发出严肃的警告:“注意!注意!尘世的君王已经接受上帝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