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的逝世和后事的安排(632 A.D.)
穆罕默德到六十三岁那年,体力还能应付世俗和宗教使命所带来的辛劳。癫痫病的发作会让人产生同情并不会引起厌恶,有关染疾的传闻完全是希腊人恶意的诽谤。[130]据称一名犹太妇女为了报复而在卡伊巴对他下毒,倒是让众人信以为真。[131]他的健康状况在四年之内变得很差,身体愈来愈虚弱,致命的打击是十四天的热病,高烧不时使他丧失语言表达的理性。当他自己感到大限已到,用谦恭的态度和悔改的心情教诲门人弟子,使徒在讲坛上面说道:
要是我曾经不公正的鞭打任何一个人,我在这里愿意让他如数抽打我的背脊。我有没有无故诋毁一位穆斯林的名誉?请他站出来当着大家的面指责我的错误。我有没有抢夺哪一位的货物?我愿用为数不多的财产连本带利偿还全部债务。
群众当中有一个回答的声音:“有这么回事,我有权利要求三个银币。”穆罕默德听取他的申诉,立即满足他的愿望,并且感激这名债主现在把话说清楚,没有等到最后的审判日才提出要求。他用泰然自若的神情面对死亡,释放奴隶使他们获得自由(根据资料有十七个男性和十一个女性奴隶),对于葬礼做出详尽的指示,劝阻为他哭泣的朋友应该顺变节哀,并且赐给他们和平的恩典。直到他逝世前第三天,还是按照规定举行公众的祈祷仪式,选择阿布伯克尔接替他的职位,像是清楚表示要让年迈而忠诚的老友,成为宗教和政治事务的继承人。他非常审慎的拒绝一次明确的提名,因为不仅危险,而且会引起猜忌之心。就在他天赋的才智明显削弱的时刻,他要人拿来纸张和墨水,要写或者是口述一部圣书,对于他获得真主的启示做出最终的总结,这样一来就在房间里面引起争论,是否会超越《古兰经》代表的权威性,先知被迫在力不从心的状况下指责门徒过于意气用事。如果能就传统的习俗对妻妾和友伴略尽绵力,他要在家庭成员的怀抱之中,维持使徒的尊严和狂热信徒的理念,直到生命最后时刻的来临。他叙述加百列的亲自来访,要他向人间作永久的告别,不仅感激最高真主的仁慈,也对他的恩惠表示真诚的信心。双方进行亲切的交谈,加百列说出他所获得的特权,死亡的天使在没有获得先知的同意,不会擅自攫走他的灵魂。提出的要求得到他的应允,穆罕默德立即陷入解脱的痛苦之中。他把头枕在最心爱的妻室艾莎(Ayesha)的膝上,剧烈的疼痛使他昏厥过去。等他恢复知觉,抬起头来眼望着屋顶,虽然声音有些颤抖,神志却非常清醒,断断续续说出几句明晰的话语:“啊!大仁大慈的真主!赦免我的罪……是的……我来了……要与天国的同胞在一起。”就这样躺在铺在地板的毛毯上面安详过世(632年6月7日)。
悲痛的丧事使叙利亚的远征行动为之中止,军队停驻在麦地那的几座城门,酋长围绕在临终主子的四周。先知的城市特别是停灵的房屋,到处响起悲痛的喊声或绝望的饮泣,只有狂热的宗教情绪能激起一丝希望和抚慰,“他是我们在真主面前的见证人、求情人和联络人,他怎么可能会死呢?靠着真主的恩典他并没有过世,就像摩西和耶稣一样,只是陷入神圣的昏迷状况,很快会回到忠诚的子民中间。”欧玛尔根本不承认无法接受的噩耗,拔出他的弯刀威胁那些不信神的人,谁敢说先知已经死去,便要将他的头砍下来。阿布伯克尔凭着慑人的威望和冷静的态度,平息极其混乱的局面。他对欧玛尔和在场的人群说道:“你们顶礼膜拜的对象,究竟是穆罕默德还是穆罕默德的真主呢?穆罕默德的真主有不朽的永生,使徒却像我们一样都是凡人,根据他的预言要经历必死的命运。”亲近的家人非常虔诚把他埋葬在最后咽气的所在。[132]麦地那由于成为穆罕默德谢世和奉安的地点受到敬仰,无数前往麦加的朝圣客,经常转离大道来到先知简朴的墓地[133],抱着至诚的心情鞠躬致敬。[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