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塔辛和狄奥菲卢斯在阿摩里乌姆的战事(838 A.D.)

十一、穆塔辛和狄奥菲卢斯在阿摩里乌姆的战事(838 A.D.)

狄奥菲卢斯皇帝是“结巴子”米凯尔二世的儿子,提起中世纪统治君士坦丁堡的君王,是最主动积极和高傲勇敢的君王之一。无论是攻势还是守势作战,他曾经五次亲自领军对抗萨拉森人,他的进击声势惊人,就是不幸战败丧师,也赢得敌人的尊敬。他的最后一次远征行动突入叙利亚,围攻无藉藉名的小镇索佐佩特拉(Sozopetra)。不知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哈伦在他宠爱的妻子及侍妾的陪同下来到此处,才很偶然成为穆塔辛(Motassem)哈里发的出生地。有个造反的波斯骗子认为可以拿来作为对付萨拉森人的武器,他知道这个地方会使哈里发产生孺慕之情。理由充分的教唆使得皇帝下定决心,要在最敏感的位置伤害对方的自尊。索佐佩特拉被夷为平地,叙利亚的战俘受到可耻的虐待,不是身上留下伤痕就是变成残废,有一千名女性俘虏从邻近地区被强制送走。其中有一位是阿拔斯家族的贵妇人,在痛苦的绝望之下用穆塔辛的名义提出恳求。希腊人的凌辱使她的亲人必须维护荣誉,替穆塔辛受到的轻蔑展开报复,用来回应她的哀求。

在两位兄长统治之下,穆塔辛是最年幼的弟弟,继承的地区限于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切尔克斯(Circassia),地处边疆可以磨炼他的军事才能,完全是机缘巧合使他获得“奥克托纳里”(Octonary)[71]的称号,其中最有名的是八次会战,用来对抗《古兰经》的敌人获得胜利。为了解决个人的争执,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的部队,从阿拉伯的部族和土耳其的各旗中征召新兵,他的骑兵数量极为庞大,虽然我们还要扣除数万人,因为皇家的马厩就有十三万匹马。军备的费用经过计算高达四百万英镑,大约是十万磅黄金。萨拉森人从集结的位置塔尔苏斯(Tarsus),兵分三路沿着到君士坦丁堡的大道前进,穆塔辛自己指挥中路。他的儿子阿拔斯(Abbas)负责担任前锋,借着第一次的军事行动考验自己的能力,成功会得到莫大的光荣,即使失利也不会有什么处分。

哈里发为了报复他所受到的伤害,准备用同样的冒犯行动给予回敬。狄奥菲卢斯的父亲是弗里吉亚人,出生在阿摩里乌姆[72],皇室的发源地用各种特权和公共纪念物修饰得美轮美奂,即使民众对那个地方漠不关心,就统治者和他的宫廷来看,君士坦丁堡也不见得更有价值。萨拉森人把阿摩里乌姆的名字刻在盾牌上,三路大军再度会师在城市的城墙之下。明智的顾问建议将居民从阿摩里乌姆撤离,把空无一人的建筑物放弃给蛮族,让他们徒然发泄心中的怒火。皇帝决定采用更为光明正大的解决办法,不论是接受围攻或是从事会战,都要防守祖先的土地。两军逐渐接近,罗马人很清楚看到伊斯兰教徒列阵的战线,杀气腾腾的正面枪矛林立,两军的本国部队在接战中毫无光彩可言。阿拉伯人的战线为三万波斯人的砍杀突穿,波斯人在拜占庭帝国获得照应和安置,所以要为皇帝卖命。希腊人遭到击退毫无还手之力,全部靠着土耳其骑兵部队的弓箭,要不是一场夜雨使弓弦受潮以致威力大减,恐怕只有很少基督徒能与皇帝从战场逃脱。

他们在多里勒乌姆(Dorylaeum)停下稍事喘息,已是三天行程的距离,狄奥菲卢斯看到担任护卫的骑兵部队面无人色的样子,对于随着君王逃跑的军民人等也只有赦免他们的罪行。等到狄奥菲卢斯发觉到自己的实力是如此衰弱,知道毫无希望扭转阿摩里乌姆的命运,绝不通融的哈里发用藐视的态度拒绝他的乞求和承诺,扣留罗马使臣作为他大展报复的目击证人。他们几乎见证了他的羞辱。一位信心十足的总督,加上一支身经百战的守备部队和一群负嵎顽抗的民众,迎战五十五天气势强大的攻击。要不是一个内奸指出城墙最脆弱的位置,那里有一头狮子和一头野牛的雕像作为装饰,萨拉森人只有解围而去。穆塔辛用绝不宽赦的暴虐实践他的誓言,对于破坏和毁灭的行动不会感到满足,他已经觉得劳累才班师回到位于萨马拉(Samara)的新皇宫,就在巴格达的邻近地区。

此刻“倒霉鬼”[73]狄奥菲卢斯恳求法兰克人的皇帝给予援手,西方的敌人所能给予的帮助不仅缓不济急,是否答应也无法保证。然而围攻阿摩里乌姆有七万穆斯林死亡,他们的损失在杀死三万基督徒以后获得报复,有同样数目的俘虏受苦,当成罪大恶极的囚犯受到虐待。基于双方的需要,有时逼得用交换或付赎的方式释放战俘[74],两个帝国要是引起民族和宗教的冲突,和平无法言而有信,战争绝不心慈手软。在战场很少饶恕敌人的性命,有些人即使逃过刀剑的杀害,也会被判处毫无希望的奴役,或是受到极度痛苦的刑罚。一位东正教的皇帝提到处决克里特岛的萨拉森人,看来非常满意,说有些人被活活的剥皮,或是丢进沸腾的油锅。[75]穆塔辛为了自己的荣誉,牺牲一座繁荣的城市、二十万人的性命以及价值百万的财产。同样就是仁慈的哈里发,从马背上下来,不怕弄脏自己的官服,去救助一名不幸的衰弱老人,因为长者与载负的驴子一起跌进壕沟。当他被死神召唤之际,回想前尘往事哪种行为会使他获得更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