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高校档案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校档案公共服务的内涵
一、档案社会化服务概念的现状
二、“档案社会化服务”与“档案服务社会化”辨析
三、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和含义解读
第二节 高校档案公共服务的特征
一、服务性
二、专业性
三、知识性
四、效益性
第三节 高校档案公共服务的依据
一、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理论依据
二、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条件
第四节 高校档案公共服务的功能和原则
一、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二、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第二章 价值构建:高校档案公共服务导向与体系
第一节 理论公共性:从利用服务到公共服务
一、档案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
二、档案服务机构的公共性
第二节 档案公共服务的价值观
一、立足公共利益
二、立足开放共享
三、立足自由公平
四、立足提升效能
第三节 推进档案公共服务的设计理念
一、责任与权利—两条主线
二、档案机构的责任
三、档案利用的权利
第四节 档案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一、档案利用服务政策体系现存缺憾
二、档案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内容规划
三、政策联动促进档案服务融合发展
第三章 明确责任:高校档案开放工作政策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责任:档案开放困局的深层解读
一、案例聚焦:开放不开放都尴尬
二、问题归因:档案馆在开放工作中的“责任”
第二节 从“责任”角度重新审视现有档案开放政策
一、责任平衡和责任边界
二、档案开放工作政策依据
三、现有档案开放政策的“责任”缺憾
第三节 完善档案开放政策的责任规定
一、明确开放责任主体
二、明确开放工作程序
三、增设责任追究和免责条款
第四章 保障自由:公众利用高校档案政策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自由:档案公共利用任重道远
一、质疑之声:档案利用障碍多
二、问题实质:利用档案的权利实现
第二节 档案利用政策分析与建议
一、公民利用档案的“自由权”
二、现有档案利用规定中的“权利”缺憾及弥补
三、编制公民利用档案信息指南
第三节 档案利用收费政策分析与建议
一、自由利用与公益服务
二、现有档案利用收费政策的剖析
三、档案利用合理收费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教育“新常态”下高校档案的服务功能拓展研究
第一节 高校档案在服务高校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一、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二、在组织和人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查证作用
三、在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重要服务作用
四、在校园基建和后续维保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参考作用
五、在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凭证作用
第二节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服务功能拓展面临的问题
一、硬件投入不足,基础设备更新不够及时
二、手工作业较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
三、互联网迅猛发展,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四、科技日新月异,档案建设科技创新相对滞后
五、宣传意识不强,档案文化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第三节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服务功能拓展的有效路径
一、加大档案收集力度,强化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二、加快档案建设速度,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处理好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
四、加速档案科技创新,发挥档案科技引领作用
五、加强档案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档案文化氛围
第六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本状况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被列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二、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发展迅速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明显提高
四、地方性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研工作和信息化标准体系得到重视
第二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缺乏全局规划
二、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
三、利用网络参与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够
四、档案开放鉴定工作还相对比较落后
五、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的认识不够
第三节 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一、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二、档案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第四节 面前我国高校网络化的应用瓶颈
一、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
二、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不同
三、只购买软件,不购买实施和维护
四、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五、使用者和开发商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
六、缺乏开发的资金
七、档案信息化工作没有打破行业的局限性
八、缺乏激励机制
第七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战略与规划
第一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成为奋斗目标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四、档案人才队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方向发展
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走向整合、集成与共享
六、数字档案馆的发展
第二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实施战略及原则
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的战略作用
二、档案信息化的实施战略
三、档案信息化的战略原则
第三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规划宗旨和需求
一、档案信息化的规划宗旨
二、档案信息化规划的业务需求
第四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划的任务
一、目标任务的规划
二、组织管理及内容的规划
三、资源的规划
四、安全规划
第五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规划的思路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实现信息共享,为决策提供支持
三、加强对信息系统应用的落实工作
第八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目标、内容、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目标
一、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实现档案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综合利用
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四、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第二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内容
一、档案信息化的规范化建设
二、档案信息化基本设施的建设
三、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四、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第三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任务
一、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
二、数字档案的收集
三、馆藏档案数字化
四、数字档案馆建设
第四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原则
一、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分步实施的原则
三、安全的原则
四、应用性原则
五、效益原则
六、社会化原则
七、数量和质量统一的原则
第九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第一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实施原则与方法
一、实施的原则
二、实施的方法
第二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策略的实施措施
一、需要型措施
二、有效化的措施
三、过程化措施
四、安全保障措施
第三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实施的途径与过程
一、档案信息化的实施途径
二、档案信息化实施的过程
第四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系统实施的步骤
一、与信息系统实施有关的基本要素
二、系统规划
三、系统的开发
四、系统的设计
第十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
第一节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集聚与整合
一、信息资源的集聚与整合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现状
三、加大集聚与整合力度,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四、加强常规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力度
第二节 高校开展档案的鉴定工作
一、深化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二、深化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上海市数字档案馆鉴定实例介绍
第三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著作权问题
一、正确处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
二、正确处理档案网站建设中的著作权认定和保护问题
三、正确处理传统档案与数字档案信息网络的权属问题
四、正确处理网络服务中的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五、电子信息的法律问题
六、档案信息的控制权的问题
第十一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的内容
第一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范围的确定
一、档案信息化涉及的机构范围
二、档案工作者的主体意识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业务范围
第二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档案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二、对数字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内容
一、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
二、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队伍建设
四、数据存储与数据备份建设
五、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六、档案信息的资源建设
第十二章 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管理
第一节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综述
一、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
二、单机管理与应用阶段
三、档案目录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与应用阶段
四、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与应用阶段
第二节 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
一、档案目录信息网络化的功能
二、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功能要求
三、对分类方法的综合管理功能
四、网络化设备利用的功能要求
五、全文检索的功能要求
六、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功能要求
七、辅助决策支持的功能要求
八、信息集成的功能要求
九、数据迁移的功能要求
第三节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与要点
一、系统项目
二、需求分析
第四节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产品
一、AMIS产品的定制策略分析
二、AMIS产品功能的特点
三、AMIS产品的安全保障措施
四、AMIS产品的分类
第五节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
一、基础级系统的建设方案
二、整体协作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
三、滚动发展、实现集成的系统建设方案
第十三章 物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馆智能化管理的服务模式创新
第一节 物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馆智能化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实现线上线下有效对接
二、减少人力投入,实现智能管理
三、提升查询能力,融入人本思想
第二节 物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馆智能化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支持不足,管理成本增加
二、兼容性能不足,缺乏统一标准
三、隐私存在威胁,安全性能偏低
四、人员能力不足,素质有待提升
第三节 物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馆智能化管理的服务模式创新路径
一、强化线上职能,关注个性需求
二、优化线下服务,扩大自助范围
三、引入法治观念,重视人员培养
四、强化信息安全,提升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