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常规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力度

四、加强常规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力度

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的渠道众多,内容十分的广泛,我们可以根据其对国家和社会的保存价值进行区分,也可以根据是否属于国家政策调控的范围进行区分,此外还存在交叉、包容的部分。按照国家的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档案馆主要是接受国家政策调控范围内的单位所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对国家政策调控范围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那部分档案资料则采取征集的方法。国家档案馆在档案接收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缩短档案进馆的接收时间

档案资源集聚与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因此有必要适当缩短国家政策调控范围内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在本单位的保存时间,由档案馆提前接收进馆。这样做不仅不影响立档单位的正常利用,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单位保管档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在加快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集聚与整合的同时,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对档案资源的利用需求,这是档案资源配置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档案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

(二)扩大接收的范围

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不断调整、扩充进馆单位,不仅接收辖区的一级单位,而且还有选择的接收有代表性的二、三级单位;二是丰富进馆档案的门类和载体种类,不仅接收需要长久保存的文书档案,而且要尽可能地将分散在归档单位、个人手中甚至各业务部门的各种门类的档案资料,如照片、录音带、领导题词等材料全部接收进馆,丰富档案馆藏,扩大利用率。

(三)拓宽归档的接收渠道

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的产业和领域也不断产生,随之产生许多新领域的新型档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企业和个人的档案,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中心详细移动而产生的社区档案,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重大活动档案;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需要的党风廉政建设档案,以及其他各种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见证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的档案材料等等,都应该是档案室今后收集的内容。另外还要开展多方位的档案征集工作,不仅要扩大档案征集的渠道,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起动态的征集网络,而且要采取多种舆论导向、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在内的有效手段,通过征集工作,使那些分散在国家政策调控范围之外、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也征集过来,成为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来丰富我国的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