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视,朱镕基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举办的科技知识讲座上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正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内外有关电子政务的提法很多,如电子政府、虚拟政府、数字政府、政务工作信息化等,其宗旨是指各级政府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办公,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为社会公众和自身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档案馆所收藏的档案信息历来以政府信息为主题,因此电子政务必然与档案信息化有密切的关系。从促进电子政务完善发展的角度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应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要求下,结合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来制定。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电子政务业务的普及和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大力度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用现代的计算机管理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添置各种必需的服务器和客户PC机;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还应配置保证局域网、公务网和因特网安全运行的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购买满足档案数字化需要的配套设备。
(二)加强数据库建设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设访问用户的档案检索系统,而档案数据库是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核心部分。各地档案管理部门应本着资源数据共享的原则,不断加强数据库建设,提供更高层次的数据库管理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对信息数据的需求。
(三)加强网络环境建设
网络环境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局域网、公务网和因特网建设。要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实现“三网并进”的战略,就必须做到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依托局域网建设,带动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办公自动化,尤其是档案利用服务窗口建设,档案管理的局域网应纳入本地区的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与本地区的公务网、政务网、政府网站同步;各专业、部门、企事业档案馆的网络建设要纳入本系统、本单位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管理系统。其次依托公务网、政务网的建设实现电子目录、电子文件数据的接收和传送,依托档案网站的建设,实现档案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宣传,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服务的网络化,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