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强亦忠
朱永新
强亦忠教授的书稿《同心文存》即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希望我能够写点文字,我一口应承了下来。
我与强亦忠教授是老朋友了。我们差不多同时参加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以下简称“民进”),那个时候,他是民进苏州医学院支部主委,我是民进苏州大学总支部主委,他所在的支部和我所在的总支部还一起搞过活动。我们都担任过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后来,我们都成为民进苏州市委常委。我担任民进苏州市委主委以后,还专门聘请他为参政议政的特约研究员,他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他的热情与睿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强亦忠教授的人生曲折而丰富。年少离家求学,他凭着刻苦努力,从江苏省苏州中学毕业后,步入了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园。大学毕业后,他怀揣梦想,主动请求到西北原子能基地工作。“文革”时期,他被遣送至戈壁深处的“五七”干校劳动。“文革”结束之后,为了抢回失去的时间,他争分夺秒、忘我投入,完成了多项重大的技术革新项目。不惑之年,他从大西北调回苏州医学院任教,在新的岗位上成绩斐然。耳顺之年,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同时他加入了民进,并很快成为苏州市政协常委、民进苏州市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从此开启了人生和事业的另一扇大门……百年老校的滋养、坎坷人生的锤炼、艰苦环境的磨砺,成就了一位学识渊博、温文儒雅、胸有正义、勇于直言的长者。
强亦忠教授是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于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的知名教授,他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个人能力,有着他那一代人特有的努力、认真、律己。在他的字典中绝无马虎、应付之词,公开发表的文章有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误用,他都会很在意,即使错不在他本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温润如玉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生活赋予了他更多的人生阅历,却没有夺走他天性中的那份天真朴拙。在民进和政协的政治舞台上,他秉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将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倾注于参政议政工作,收获了成功与快乐,赢得了大家的尊重。退休以后,他热情不减,一如既往,无论是会务工作还是参政议政都一丝不苟,投入极大的热情。闲暇之余,他提笔著文,写下了自己的理论认知、参议经验、人生感受,抒发了内心的感动、感怀、感想。他的文章理性中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火花。此书收集了他20多年来工作、生活的点滴感悟。书名《同心文存》既是他肝胆一片映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他勇于直言之为人的真实写照。
强教授的名字,的确是名如其人。强,是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方面,他都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忠,更是他厚德载物的真实写照。这位历经磨难的学者,虽然曾经受过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从来没有失去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信任和信念,心里面总是装着国家大事。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谋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在苏州民进,强教授一直是受人尊敬的长者,一直是年轻人学习的一部活的教科书。强,而且忠,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这不仅是强教授名字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作为一名参政党员应该努力的方向。
强亦忠教授已经退休10多年了。一位老人,退休10多年,却退而不休,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奋斗不息;一位老人,年逾古稀,却老当益壮,还在更广阔的天地笔耕不辍。我想正是有了强亦忠教授这样的学者,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也正是因为有了强亦忠教授这样的会员,我们民进的事业才会取得新的进展,民进这个大家庭才会更加和谐温馨。他积极的生活理念、高尚的个人品质、激情四溢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值得年轻人,尤其是我们年轻的民进会员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