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问题
近5年来,中共苏州市委员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在城区河水的治理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仅成立了苏州水环境治理指挥部,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理的方案,而且在污染企业的搬迁、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的截留和处理、河道的疏浚和整修等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可谓成绩不小。但城区河水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例如河水的黑臭现象没有改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管是阳春三月,还是数九寒天,作为主干河道的干将河仍处于严重厌氧状态,不断冒着气泡,由此可见一斑。据调查,目前城区河水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活下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仍十分严重,尤以前者为甚。现在苏州市城区污水排放量为每天17万吨,而污水处理能力仅为每天5.75万吨,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许多居民小区,特别是不少处于城区水系上游的新村,如新庄、虎丘、山塘、留园、航西、胥江、石路等新村,生活下水没有截留。据不完全统计,沿河排水口达1.2万个。加之不少沿河居民擅自增设排水口,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尤其是沿河成百上千家大、小餐饮店将大量含油和洗涤剂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这是造成十全河、西北街河、学士河等河道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还需指出的是,城区300多处公厕和不少新村卫生间的下水只通过简易化粪池便就排入河道,严重污染河水。另外,城区工业废水的处理率虽已达到99%以上,但绝大多数为一般性处理,且处理效果较差,甚至还出现了工业废水“回潮”的现象。因此,城区工业废水仍是河水的一大污染源。
第二,城区河道补水量锐减,水流速度减慢。原来城区河水主要靠大运河补水。20世纪70年代中期,望亭发电厂从大运河抽取43m3/秒的水作为冷却水,使大运河水量减少,入城的水也相应减少。至20世纪90年代初,大运河苏州段改道,不再经过护城河而直接南下,使进城水量又减少40%以上,而作为补水措施的引水工程又由于种种原因而迟迟没有上马。此外,本应以4m3/秒流量作为河道冲洗的水也得不到保证。加之城区河道闸门甚多,管理不活,闭多开少,使河水几乎成为死水。这几年虽有整修,但河床又都硬化或半硬化,自净能力几乎丧失殆尽,这必然造成了河水黑臭现象的加剧。
第三,河道狭窄,河床淤积严重。这些年来,市区河道、河岸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施工单位沿河随意搭建和堆放建筑材料,向河道倾倒建筑垃圾。一些沿河居民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差,加上从事拾荒的船民把河道当作“天然垃圾箱”,随便将垃圾、杂物、粪便排入河中,使河道以每年10~15厘米的速度淤积,致使河面满是污秽的漂浮物,严重影响周边的居住环境。
有人形容城区河水像是美丽少女脸上的道道污垢。看到这种情形,市民们避之不及,游人们掩鼻而去,哪里还有些许流连忘返的心思、讴歌赞美的热情?目前,城区河水污染的问题已成为中外游客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广大市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