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与执行力
2009年3月21日上午,我应邀参加四川省江油市903医院科技节的开幕式,并被邀请做一场学术报告。会场设在病房大楼四楼的会议室。应邀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江油市卫生局的领导,江油市和周边县、区级医院的院长们。他们之中,不少人是烟瘾很重的老烟枪。一见面问候、敬烟,一时间会议室内烟雾腾腾、乌烟瘴气,使我这个讨厌烟味的人感到憋闷。但作为客人,我又不便出面制止老烟枪们的肆无忌惮。
会议马上要开始了,医院领导、卫生局领导纷纷到主席台就座,我也位列其中。只见一位卫生局领导刚一入座,就抓过话筒,大声说道:“我先给大家提一个要求。会议室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公共场所,是不允许吸烟的。作为卫生工作者,大家也都清楚吸烟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因此,我希望吸烟的人立即把烟掐灭。如果实在想抽,请到室外非禁烟区去抽。”只见下面抽烟的人先是一愣,而后马上都把烟掐灭了。会议正式开始。
开会前的这一个小插曲使我对这位卫生局领导充满敬意,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国家、各个政府部门乃至各个单位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是就如同这禁烟规定一样,由于没有认真执行而形同虚设,大家也习以为常,好像成了一个个老大难问题,其实不然。就拿禁烟来说,空调列车就做得很好,因为有列车员在认真执行,有列车长在认真监督。刚才会议室发生的一幕,不就是卫生局领导站出来说了一句话,烟不就禁了吗?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执行力的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官员的执行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就任美国知名企业CEO的人数比例远超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这是因为西点军校雷厉风行的校风和“坚决执行,马上行动”的理念造就了大批优秀管理的人才。
这件事还使我想起了自己亲历的一次禁烟行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推行禁烟规定不久,我陪同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参加一次有关饮水安全的调研活动,来到了位于乐桥边的自来水公司。走进清洁的会议室,一眼就看见了醒目的禁烟标志,但桌上却放着待客的香烟和烟灰缸。工作人员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一边给我们倒茶、敬烟。立刻,封闭的会议室烟雾弥漫、气味呛人。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诧,一时按捺不住就对那位副主席建议说:“会议室有禁烟标志,烟还是不吸为好。”副主席手里举着烟,尴尬地笑笑说:“教授说得对,不能吸烟。”后来,我又遇到几次这种情况,都只能达到暂时性禁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碰到类似情况,我提意见的积极性就荡然无存了。由此可见,执行力不仅在于领导的亲自出面,更重要的是,在于领导要落实到责任人和具体的责任机制上来;在于领导要动员、教育大家自觉遵守规章,自觉监督违背规章的行为,从而营造出一个遵守规章、执行规章的良好环境。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