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参政议政

二、如何看待网络参政议政

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具有信息网络技术集成化和信息传播社会化的特点,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参与面之广,开放性和互动性之强是以往各种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新媒体已成为社会公共舆论的重要空间和公众讨论政治的重要渠道。有关专家认为,网络彰显出多种政治功能,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的话语垄断,改变了信息流动自上而下的传统,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新趋向,信息交流更为迅捷,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和监督,集聚社情民意,释放公众的政治热情,实施有效的群众监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曾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十分重要的话语平台。”近年来网络参政议政已初见成效,它拓宽了公众民主政治的空间,加强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和政务公开,推动了“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的建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网络参政议政已成为当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无法绕开且亟待发展、完善的重大课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手机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存在许多弊端:一是信息发布门槛低,难免鱼龙混杂;二是信息传播监管难,易造成不实传言和偏激情绪的广泛流布;三是信息放大效应强,易被不法分子操纵舆论,兴风作浪,乃至成为引发公共事件的导火索。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事故在中国引发的抢购食盐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1年8月上旬,5位网民赶赴黑龙江省方正县砸毁当地政府为侵华日军逝者所立的纪念碑就是通过网络集体行动的。近来,网络舆论事件层出不穷,给我国社会管理和政治舆情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也是不少人对网络参政议政持顾虑、观望乃至恐惧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网络只是一种现代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与一切现代科技一样,具有两重性,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就拿传播谣言来说吧,网络既可被用来传播谣言,也可用于有效地消除谣言。谣言之所以泛滥,其责任不在“工具”,而在于对工具使用的有效监控及公民文明使用网络责任意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