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优良传统的形成及其继承和弘扬
2015年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以下简称“民进”)70周年华诞。回顾民进70年的历史,特别是从它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短短4年的历史,我认为民进优良传统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全力促进民主政治,二是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两者是紧密关联、互相促进的。
1945年8月我国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坚持独裁统治,继续卖国求荣,悍然发动内战,再度把中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就在这样一个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关键时刻,以马叙伦、王绍鏊为首的爱国民主人士,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抗日党派、各抗日军队、各地方政府、各抗日民众团体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于1945年12月30日成立了一个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将其命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中。
自民进成立之日起,先辈们就立即以战斗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反对卖国的爱国民主运动之中。他们为唤起和动员民众,“对一般群众施以民主教育”,把它作为促进民主的重要工作,并从一开始就自觉地和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开展“反内战、要和平”的民主运动。因为这场民主运动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非常重视和高度评价这场运动,认为它给予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使蒋介石感到恐慌。于是,国民党反动派采取更加残酷的手段镇压民主运动和民主人士。但民进人不惧强暴,不怕迫害,以大无畏的精神坚持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震惊全国的“六二三”下关惨案中,民进领袖马叙伦、雷洁琼和其他赶赴南京请愿代表,遭到国民党特务惨无人道的围攻殴打,但他们坚贞不屈,即使付出血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极大地鼓舞了社会各界,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誉。驻南京的中共代表团为营救请愿代表积极奔走,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及时赶赴医院看望和慰问马叙伦等人,并对他们说:“你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马叙伦当即表示:“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这表明,民进人经历一系列严酷斗争后已经认识到,真正的和平、民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此后,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变本加厉施行白色恐怖,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相继惨遭特务暗杀,一时间国统区乌云密布。但民进人在高压政策下愈显坚定。马叙伦曾公开表示“至伦立身,本末不移,贫富威武,无动于衷,达观早成,生死一致”,表明了他为民主革命置生死于度外的决心,这不仅是他个人意志的告白,也是民进人的共同誓言。马叙伦等人坚持以其犀利的笔锋揭露、抨击国民党的滔天罪行,也积极宣传、赞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收复革命圣地——延安,马叙伦代表民进给毛泽东发去贺电,充分表达了民进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民进人愿意跟中国共产党走的坚强意志。因此,当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五一口号”,向全国人民提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真正民主的联合政府时,民进立即表示支持和拥护,并发表《宣言》,呼吁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起而响应,一致奋斗”。此时,民进就已经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战斗任务,把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看作自己的胜利,就已经表达出民进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强烈愿望。此后,一方面民进人积极投身到筹建新政协会议的各项活动之中,明确表示新政协“中国共产党是当然的领导者”,还主动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中国民主促进会拟提出于政治协商会议之行动公约及政治纲领》,这个文件与《共同纲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民进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全国解放,既深刻揭露蒋介石为得到喘息机会而假“求和”的阴谋,又诚恳检讨过去“温和地呼吁民主和平”做法的幼稚,更加坚定不移地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提出关于促进实现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工作纲要,做出六条决议,其中明确提出“本会应努力促进共产党与一般广大小资产阶级之联系,以便加强团结,共同努力于新民主主义国家之建设;本会应联合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作更密切之合作……本会同人应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共政策,以求增加工作效率……”的要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马叙伦代表民进在会议上发言,再次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是今后建设新中国的保证,并表示“用最大的努力,从事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建立光辉灿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4月,民进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总结成立4年多的经验,通过《大会宣言》,郑重指出:本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民主和进步的方向,艰苦进行反对美帝蒋匪的斗争,在民主运动中,是有相当贡献的。并在另一份大会有关决议的文件中指出:“我们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应该坚定地信赖人民领袖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走向彻底胜利的最主要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该更紧密地与共产党亲密合作,接受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领导和思想领导,应该是我们固定不移的永远不变的方针。”
从民进成立到新中国诞生这短短4年时间里,一方面民进坚持践行“促进民主”的建会宗旨,为民主革命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另一方面民进从一开始就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就是民进最优良的传统,值得我们“坚定不移”“永远不变”地继承和弘扬。当然,今天的民进与成立之初的情况大不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资产阶级政党变成纯粹的知识分子政党,由原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政党变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政党。如果过去“促进民主”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只靠“促进”是无法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那么今天民进是非常契合参政党这样的地位和身份的,即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发挥促进作用,这是我们民进的“名”中之义。
民进的先辈们身处水深火热的旧社会,虽然人数很少(到1950年4月才150多人),但他们个个都是当时社会上的精英,他们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知识层次,他们爱国爱民且有社会担当,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有民主政治的抱负和追求。今天,民进会员虽然有10万之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文革”以后加入的,缺乏对民主精神及与时俱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因此,当前必须在民进内部大力推进民主建设,大力倡导民进后辈们重新学习民主,学习民进先辈们的民主精神,了解民主政治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含义及其与西方民主的区别,了解当今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便从中借鉴经验与教训,更自觉地投身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之中,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进自成立之始,就自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自觉的选择,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60年代犯过“左”的路线错误并出现“文革”等践踏民主、人权的重大政治失误,民进人也有沮丧和迷茫的时候,但“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誓言却是一以贯之的。因为民进人深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的希望始终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为追寻民主政治所付出的代价,所做出的牺牲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在民主协商建国中所显示的政治智慧和获得的巨大成功是举世无双的;因为它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民主政治制度是既契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既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的弊端,又克服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党专政的缺陷。现在,中国共产党拥有8 000多万党员,其中近40%是知识分子,中国的精英绝大部分集中在党内,而且今后还会不断壮大。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大不仅在于数量和质量,更在于它具有自我完善、自我修正的优良传统和内在机制,这也是世界政党史上独一无二的。
从粉碎“四人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做出“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都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自我修正的生动体现。因此,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民进的优良传统,就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充分看到我国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内在活力和发展空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理论自觉,致力维护、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就应该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促进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上狠下功夫,要具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绩有民进的一份贡献,中国共产党的错误也有民进的一份责任这样一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境界、胸怀与担当。
(此文是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民进成立70周年举办的征文活动而撰写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