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步入人民大会堂
2025年10月20日
再次步入人民大会堂
1998年3月2日下午,当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沿着高高的石阶,步入宏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的时候,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不由得想起35年前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情景。
那是1963年夏日的一个夜晚,我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与在京高校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一起,非常荣幸地聚集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周恩来总理的报告。周总理在报告中谆谆告诫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经受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站稳革命立场,过好“政治关”;要将思想改造当作空气一样须臾不离,过好“思想关”;要警惕和抵御封建的、资本主义的习惯势力的侵蚀,过好“社会关”;要艰苦朴素,知足常乐,以革命事业为重,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过好“生活关”。周恩来旗帜鲜明的观点、亲切感人的语言、鞭辟入里的分析,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是我一生中所听到的最精彩的报告之一。
之后不久,我就像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打起背包就出发”,奔赴大漠深处的戈壁荒原,投身到火热的原子能基地建设之中,经受艰苦创业的洗礼,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弹指一挥间,35年过去了。期间,我经历了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时的喜悦,“文革”中遭受屈辱时的迷茫,改革开放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扬眉吐气时的振奋……可谓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无论何时何地,周总理的教诲没有忘,革命的信念没有变。今天,我光荣地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要活到老,学到老,立足本职,热爱苏州,关心江苏,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当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
(此文发表在《苏州日报》1999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