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的反思

三、时不我待的反思

要真正认清猿猴灭绝的严重性及其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还得从生物多样性说起。何谓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指一个地域内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和。由此可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所需的食物、纤维、药物资源、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原生资源。其次,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地球生物圈生命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如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生物能,成为生物圈的生命基础;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保持地球上水、氧、碳、氮、磷等几十种元素和物质的循环和平衡,创造和维护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再次,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巨大、潜在的科学价值。实际上尽管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但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据了解,就昆虫而言,人类大约只识别其中的3%,植物中也约有33%是人类所未知的,即便是人类研究最多的脊椎动物,也还有10%尚未被人类所知晓。就拿灵长类动物来说吧,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根本谈不上深入、全面。有科学家预测,也许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就蕴涵着人类进化的新的重要线索,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治疗艾滋病、战胜癌症、征服SARS的宝贵线索。仅生物遗传多样性一项,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无论是传统育种还是遗传工程育种,都是以现有生物的基因作为资源的。袁隆平院士名扬世界的杂交稻就是利用野生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来的。许多转基因作物都是以天然物种为基础的,如合成青霉素及各种各样的类似物、衍生物也都是以天然青霉素为模板的。总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和文化等多重价值。

但是,生物多样性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经粗略计算,地球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生物的灭绝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前面五次,而这次灭绝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造成的。由于人类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陶醉于主宰万物、征服自然的成就,在近200年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中,使大自然花费亿万年才造就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地球上出现生命距今也有35亿年了,而生命的进化由猿到人花费了大约500~1 000万年,现代人(晚期智人的后代)的出现距今才5万年。可是,在过去的2 000年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随之加剧。就拿鸟类来说吧,目前大约有25%的鸟类灭绝。时至今日,有20%的鱼类、18%的哺乳动物、11%的鸟类、8%的陆生植物濒临灭绝。而这种灭绝的速度相对于生命演化35亿年的历史,真可谓是一瞬之间。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即地球环境生态的保护,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时不我待,十万火急。尽管我们现在还很难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许多问题,但生物多样性是不可逆的,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就无法生存,这是不争的硬道理。我们必须尽快唤醒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良知和责任感,加快对生物多样的认识和保护。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可以晚一点到太空去遨游,我们可以晚一点克隆这样或那样的动物,我们可以晚一点实现生活的全面智能化,然而我们却不能在生物多样性丧失殆尽之后才去研究它、保护它。否则人类等不到解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那一天,自己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此文写于2004年3月,发表在《科技文萃》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