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议

对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议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本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战略,列于“四大行动计划”之首,并于年初制订和实施了《苏州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和称赞。为了使“创新型城市”建设更有成效,特提出如下六点建议:

第一,努力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认识。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城市”对苏州市而言,不是锦上添花,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涉及今后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根本问题。因为苏州市人口稠密,工业资源贫乏,20多年走高速发展之路,使城市土地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几近极限,唯一的出路是依靠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从浓厚的危机意识的高度和深度来认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大力普及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建设创新型城市,倡导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在于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的创新机制。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与方法。创新思维与方法现在已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教育和培训来普及。可以针对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干部、技术工人骨干等不同人群开办不同的学习班和系列讲座来普及有关创新思维与方法的知识,提高大家的创新能力。

第三,狠抓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小企业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支柱,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技术创新才有活路。国内外的经验也充分证明,绝大多数的发明专利和新产品都来自中、小企业。关键是政府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政策,从加大投入、搞好服务、发展中介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地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第四,把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治理污染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因为这三个方面是当前制约苏州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政府要结合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制定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指标,一方面下达任务必须限期达标,另一方面激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达标。

第五,积极倡导创新文化。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大众媒体宣传创新的意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方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强势媒体——电视,精心策划有关创新的系列栏目,吸引观众。例如,可以在《苏州院士风采录》专题片的基础上,仿照《苏园六记》拍摄一部宣传创新文化的精品纪录片,充分挖掘院士们身上蕴含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创新方法。倡导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

第六,发动群众为全市和各个单位的创新活动建言献策。每年由苏州市和各单位分别对群众的建议进行评选,对其中优秀的建议给予较丰厚的奖金,以资鼓励。

(此文是2007年1月为民进苏州市委员会撰写的集体提案,后荣获优秀提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