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六种方法是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涉及参政议政的方法很多,我们认为以下六种方法是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发现问题的方法。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前进的。发现问题就是从事物中找出矛盾,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基石,因而十分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虽然爱因斯坦这段话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的,但是对参政议政工作也是适用的。因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可以成为参政议政的议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树立“问题意识”为指针,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例如通过调查研究探索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问题,通过归纳综合提出问题,透过表面现象揭示带本质性的问题,站在全局高度找出带普遍性的问题,由小见大发现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用科学预测抓前瞻性的问题,从关注舆情动向中发现问题,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发现新问题,等等。
第二,确定议题的方法。参政议政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参政议政工作质量的优劣和效率的高低,是参政议政过程中起战略决策作用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是参政议政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议题选择不当,会对后面的参政议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甚至会造成无可挽救的损失。这就如同打井一样,如果井址选择不当,无论你花费多少工夫,采用何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是打不出水来的。至于确定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条:一是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才能保证参政议政能收到预期的成效;二是要高度重视公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具有前瞻性且目前看似有些“冷”的问题;三是议题要有创新性,参政议政贵在创新,议题一定要有新意,但老的议题也有不断开拓、挖掘、深化的潜力;四是议题要从群众中来,多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党派所联系的群体,面向社会征集议题,收集社会舆情,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议题,保证参政议政议题接地气,正如民进苏州市委连续多年开展“我为苏州实现‘两个率先’建言献策”活动,从中发现了不少很好的议题;五是通过召开专题座谈、议政沙龙等形式精选议题,保证议题有较高的起点和质量;六是根据民进的优势和特点、主客观条件来选择议题,以确保参政议政课题的可行性。
第三,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既是发现问题的方法,又是进一步落实参政议政议题的重要环节。所谓调查研究的方法就是通过查询、访谈、座谈、问卷、视察等方式来获取所需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参政议政议题确定之后,调研工作就成为决定参政议政质量的关键所在,必须认真对待。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调研之前要充分做好策划和准备工作,拟订详细的调研提纲和实施方案;二是要亲自到现场实地调查,亲自与调查对象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要充分利用第二手资料,即间接资料,例如互联网的资源,对于民主党派来说,实地调查因种种原因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就更要注重间接资料的收集,以弥补第一手资料的不足;四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地从中挖掘新的信息。当今,“互联网+”是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参政议政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必将开辟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现在,大数据已被公认为是政府提高管理能力的有效工具,同理,大数据也可以成为参政议政的有力武器。随着政府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将会更多,这为参政议政的调研工作节约时间、减少人力、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但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加强评判和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遏制虚假、错误信息的蔓延。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力争多做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参政议政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
第四,形成参政议政文本的方法。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成效的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二是加强形成参政议政最终文本(如提案、建议案等)过程中的运思,这一点可能大家注意得还不够。以写提案为例,我们始终认为写提案与写论文是同一个道理,首先当然是调研,占有详尽的原始资料。但仅有原始资料还不能写出好的提案来。因为原始资料还只是一堆“矿石”,必须对原始资料反复进行加工提炼,即运思过程。这恰如对矿石进行冶炼、纯化,从中提取金属一样,才能高质量地形成提案的内容、观点和建议。运思过程的好坏决定着“金属”的成色,即提案的质量。不少提案质量之所以不高,除了调研不够外,主要就是在写提案时对运思过程下的功夫不够,其表现为:内容比较原始,观点比较浅薄,建议比较粗糙。运思的方法主要是缜密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梳理和加工,从中提炼观点,凝聚建议,推敲文字,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使最终的文本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逻辑性和自洽性,有一种说服人、打动人的力量,令人信服。我们民进苏州市委的多份集体提案和大会发言材料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反复锤炼才被评为优秀提案,并获得广泛赞誉的。
第五,落实参政议政成果的方法。参政议政工作不能仅止步于写出参政议政的文本,还必须将其转化为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行动,取得实际的效果。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提案办理环节,要与办理部门充分协商交流,使他们能进一步了解提案的初衷、重要性和可行性;二是提案办理协商环节,即在提案办理协商过程中,充分阐述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未被采纳或持有异议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充分进行协商和直接申诉理由;三是提案办理结果反馈环节,要实事求是地评估提案办理结果,针对不被采纳的提案要如实反映、申辩,认真地、科学地对待我们的提案不被采纳的情况,并进行理性的分析。提案不被采纳有各种不同情况,我们应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关键是要对提案重新进行审视和评估,如果认为是正确的提案,就要坚持;如果提案中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改、补充,但绝不能轻言放弃。要像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同志倡导的那样,“执拗地呼吁”。许多事例证明,不少提案就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下才最终被采纳的。
第六,创新思维方法。前面我们提到了参政议政中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这里就参政议政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再做进一步的论述。
何为创新思维?目前理论界众说纷纭,智仁互见,莫衷一是,但其核心内容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旨在突破旧观念,创立新思想,孕育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首先,创新思维应贯穿于参政议政工作的全过程。因为任何创新并非是一个自发自在的瞬间过程,而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和长久性的自觉自为的持续过程。因此,要想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必须着眼于参政议政的全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确定议题、调查研究、整合材料,以及文本撰写、递交、落实,等等。其次,创新思维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技巧,而是一个系统的思维科学体系。它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系统全面的思考,这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不仅要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传统思维方法,也要用灵感思维、联想思维等新的思维方法;不仅要用分析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常用的创新思维技巧,也要用网状思维、头脑风暴思维、群体思维等新的创新思维技巧。多种思维方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是创新思维的最大特色,才能最终实现创新目标。例如,在参政议政发现问题阶段,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分析思维、头脑风暴思维等方法去寻找问题;在参政议政确定议题阶段,可以采用综合思维、收敛思维、群体思维等方法去凝聚议题;参政议政文本撰写阶段是参政议政工作实现创新的关键阶段,因为文本撰写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过程,不是单纯地、原始地反映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和感性认识,必须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创新思维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梳理、加工和挖掘,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才能最终实现参政议政工作的创新,才能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水平。
(此文是与许红共同撰写的2016年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研究招标课题,后发表在《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