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平民大炮”

赞“平民大炮”

“五一”小长假,闲来看报,见《现代快报》2010年4月27日“公民·人物”版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时任南京市政协委员、民革成员薛正毅的事迹,标题是《“平民大炮”薛正毅:做梦都是到政府部门奔来跑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薛正毅原来是一个搞技术的平民百姓,性格特别内向,几乎不接触社会、不关心政治,甚至一天都不说一句话,开会也从不吭声,人多时一说话就脸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加入了民主党派,就此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参加党派活动的增多,慢慢地,他变得爱讲话了,也关心政治了。特别是当上政协委员以后,他满怀热忱,敢于直言,为民呼号,深得民心;但他的刚正不阿也令有的人头痛不已,因而在“政界”小有名气。整篇报道读来生动有趣,令我对他敬佩有加。

我觉得薛正毅至少有三点值得称赞和学习

第一,热心。他热心于公共事业,积极参政议政。凡事关群众利益的各类听证会、座谈会、质询会,几乎都能见到他的身影。热心的背后是强烈的责任感。由于他认真负责,敢于提意见,对改进政府机关的作风确实起到了作用,因此被南京市多个政府部门聘为行风监督员。尽管有时他的意见会让一些官员无奈地摇头,“老薛有时候也真让人受不了”,但仍然对他的热心和较真表示佩服和敬意。这也表达了这些部门对待行风监督的诚意,令人欣慰和感慨。

第二,认真。他一丝不苟地履行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如他通过调查,发现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认真执行《国旗法》,为了证实政府部门在工作日国旗只升不降,他还特意深夜11点半跑去察看。当他掌握了充分的资料后,写了一份提案,结果一位区领导做的书面答复。这位区领导不仅回避事实,还答非所问。薛正毅一看就火了,他拒绝敷衍和马虎,拿着《国旗法》闯进区政府大楼理论,督促政府官员依法改正。又如,老薛为了一个棚户区的拆迁问题,给南京市副市长写信反映情况,8天后仍杳无音讯,他就找到市政府机要秘书处查询,工作人员一边看报聊天,一边敷衍他说没有收到信件,老薛一听又火了,拍案而起,质问工作人员:市区的邮件怎么可能8天还收不到!结果,信终于从一摞文件中翻了出来。工作人员称,信已批给有关部门处理了。老薛倔劲上来了,他一口气跑到有关部门去查询处理结果。3楼的部门将责任推到了1楼的部门,1楼的部门又将责任推到了3楼的部门。但他仍不厌其烦,不弄出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他通过4个月的努力,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使老薛感到,为百姓维权实属不易,追求公平正义十分艰难,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较真劲和狠劲,否则往往无功而返,说也白说。

第三,注意学习和平时积累。他之所以在质疑不作为政府官员时,有理有据、咄咄逼人,让某些官员无法推托,甚至下不了台,就是因为他事先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家的床头堆满了大量法律法规书籍、规章制度文本,还有调研材料。有空就翻阅、学习和琢磨,目的是面对职能部门时问题提得更准确,不仅敢讲话,还要说到点子上。我经常在睡觉时想起一句话,怕忘记了,爬起来写到本子上。”他还说:“做政协委员的18年里,晚上做梦常与参政议政有关,吵啊,喊啊,在政府部门之间奔来跑去……”参政议政能用心专注到这个份上,薛正毅实在令人赞叹、折服!

我们这个时代真是需要多几位这样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主党派人士,这样的“平民大炮”。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