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一)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实际上是属逻辑思维的范畴。由于科技工作者一般对逻辑思维中的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论证等方法均比较熟悉,实际训练也比较多,因此这里仅对分析和综合这一对思维方法做简要论述。

分析思维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把总的状貌分解成各种属性,或把复杂事物分解成简单要素,再逐一分别加以考察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因此,分析法不能机械地把整体分割成孤立的部分,而是要辩证地分解事物,并分析事物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还原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分类分析、多因素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等多种方法。

综合思维恰好与分析思维相反,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各个要素联系起来,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和研究,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分析的高度概括和整合。它不能只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各个要素不分层次,简单地进行叠加,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研究事物;而是应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揭示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各个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进行科学的整合,达到统一。因此,综合是一种系统思考后的再创造,往往会整合出以前没有的新认识,引发出惊人的结果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综合思维的范例。当时沃森和克里克由于受条件所限没有直接去开展DNA的实验研究,但他们善于博采众长,注意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从中汲取营养。他们仔细分析了当时信息学派、结构学派和生化学派对DNA结构研究的成果,综合各家之长,为我所用。例如,莫里斯·威尔金斯和罗沙琳德·富兰克林小组在X射线衍射结晶学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罗沙琳德·富兰克林,她已经得到了DNA最清晰的X射线衍射照片,可以说是完成了DNA结构研究的大部分工作,但他们对用构建分子模型的方法不感兴趣,科学视野的局限使他们最终未能捅破这层窗户纸。而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领衔的研究小组,用分子模型的方法解决了DNA分子结构中的不少难题,但由于他们缺乏X射线衍射的经验,也不了解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因此还停留在三螺旋模型阶段裹足不前。沃森和克里克充分运用了罗沙琳德·富兰克林那张X射线衍射图提供的信息和鲍林运用的那种形象、便捷的分子模型方法,捷足先登,后来居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在科研中常用的综合法有组合法、融合法、嫁接法(移植法)、黑箱法(灰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