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植物及主要栽培品种
玉竹在2015版《药典》中规定的基源植物是Polygonatum odoratum(Mill.) Druce,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湖南药用植物资源》也是本种。《中国植物志》对玉竹的植物特征描述为“根状茎圆柱形,茎高20~50cm,具7~12叶,叶互生。花序具1~4花,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花被筒较直;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2-1)。

图2-1 玉竹植株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本种广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变异甚大,叶下面脉上和花丝均可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不同的作者,对不同类型,曾给予不同等级的名称。由于对它的变异规律尚未十分掌握……”“根状茎药用,系中药‘玉竹’。”由此可见,玉竹品种变异较大,在各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资源。且该种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广布,产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等地。生林下或山野阴坡,海拔500~3000米。其分布跨度极大,资源多样性极其丰富。
由于玉竹资源的多样性,在传统的中药材栽培及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地域特色的栽培品种和商品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是湘玉竹(图2-2至图2-3),条粗,色淡黄,味甜糖质重;开片黄白色,品质好。主产湖南邵阳、娄底、郴州、张家界、衡阳等地。广义来讲,湘玉竹为产自湖南的玉竹,按根茎形态分为“猪屎尾”“米尾”“同尾”“竹节尾”“刺尾”等品种,见表2-1,其中“猪屎尾”和“米尾”产量高,根茎粗壮,适宜切片加工,是湘玉竹的主要栽培品种。猪屎尾在湖南省内栽培只开花,不结果,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产量提高,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异资源。
表2-1 湘玉竹品种种苗参数


图2-2 湘玉竹各品种种苗
(从左至右分别为“刺尾”“竹节尾”“同尾”“米尾”“猪屎尾”)

图2-3 湘玉竹各品种植株形态

图2-4 桂阳玉竹形态
二是浙江玉竹:个头细长,糖分含量高。主产浙江东阳,磐安,仙居,新昌等县市。其栽培品种根茎较细,叶片较圆。
三是西玉竹:商品加工时分主根茎和支根茎,主根茎称“连州竹头”(图2-5),支根茎称“西竹”或“统西竹”。红棕色、黄棕色至金黄色,不及湘玉竹糖分足,味甜略淡,主产广东连县、乐昌等地。据实地考察,连州玉竹目前主要按“大竹”“中竹”“小竹”定商品类型,其中“大竹”主要来源于“米尾”。

图2-5 连州玉竹(从左至右为“竹节尾”“刺尾”“米尾”)

图2-6 东北玉竹(左为“小玉竹”,右为“大玉竹”)
四是关玉竹:较细长,淡黄色,表面纵纹明显,体轻质硬,味甜淡。主产东北及河北、内蒙古等地(图2-6)。资源分为两类,一种是“小玉竹”,根茎极其细小;一种“大玉竹”,其植物来源为玉竹,是主要栽培资源。目前已育了三个品种,分别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吉竹1号”,抚松参源长白山人参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抚竹1号”,长春中医药大学、白山老关东特产品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立1号”。
五是江北玉竹,品质类似关玉竹,但色浅体质较轻。主产江苏、安徽一带,为野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