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植物及主要栽培品种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别名连及草、甘根、紫兰。夏、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主治外伤出血、烧烫伤等。主要栽培品种依靠野生变家种,并通过营养基辅助种子繁殖,进行扩种而来。
白及属全球约6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我国有4种,分别为华白及、黄花白及、小白及、白及。除白及外,其余品种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
白及是多年生草本,高20~50 厘米。假鳞茎扁平,卵形,有时为不规则圆筒形,直径约1厘米,有线状须根。叶阔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2.50~5厘米,全缘,向上端渐狭窄,基部有管状鞘,环抱茎上。总状花序顶生,有花4~10 朵,长4~12 厘米,花序轴蜿蜒状;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0~2.50厘米,早落;花玫瑰紫色,直径3~4 厘米,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0厘米,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0厘米,唇瓣倒卵形,内面有纵线5 条,上部3 裂,中间裂片长圆形,边缘波纹状;雄蕊与花柱合成一蕊柱,和唇瓣对生,花粉块长圆形。蒴果,圆柱状。长约3.50厘米,直径约1厘米,有纵棱6 条;种子微小,多数。花期4~6月;果期7~9月。喜温暖、湿润、阴凉的气候环境,常野生于丘陵、低山溪谷边及荫蔽草丛中或林下湿地(图4-1)。
近年来,随着白及价格攀升,刺激全国各地很多药农引种白及,在引种过程中,种源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选种不当,商品价值将大大降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白及种源有水白及(又称大白及)、独白及(又称糯白及)、羊蹄白及、二叉白及和三叉白及5个种。水白及根茎体积大、椭圆形,纵径3~5厘米,横径2~4厘米,根茎常带绿色,其原植物是二褶羊耳蒜。独白及根茎体积小、白色,近圆形,直径1~2厘米,其原植物是云南独蒜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直将其作为山慈菇使用。羊蹄白及根茎体积小、白色,形状不规则,有凸起的棱角,其原植物是小白及;二叉白及根茎常呈二叉状分枝,其原植物是黄花白及;三叉白及根茎常呈三叉状分枝,其原植物是白及。种植中,当选用三叉白及即白及品种。其他4种白及只能作为地方习用品使用。

图4-1 白及植株
正品白及由于原产地不同及生长环境存在差异在全国有两个生态型,一种生态型植株相对矮小,一般株高15~25厘米,叶宽1~1.5厘米,根茎小,根茎高1~2厘米,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地区;另一种生态型植株相对较高,一般株高20~40厘米,叶宽2~4厘米,根茎较大,根茎高2~3厘米,主产于江苏、湖北、湖南地区。两种生态型以产于江苏、湖北、湖南一带的大种型产量高,是小种型产量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