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技术

三、栽培技术

铁皮石斛的栽培时间一般是每年的春秋两季,且春季优于秋季。在湖南地区,铁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时间为每年 4 月中旬至 6 月下旬,这段时间气温在 12~25℃,且空气湿度较大,种苗移栽成活率较高且生长时间较长;其次是 9 月中旬至 10 月下旬,此时期移栽特别要做好抗寒防冻工作。栽培基质是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铁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质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风透气性,规模化生产要求栽培基质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报道中基质有水苔、碎石、花生壳、苔藓、椰子皮、松树皮、木屑、木炭、木块等,但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是树皮、木屑,或树皮、木屑、碎石、有机肥混合物,其中树皮粉碎成 2~3 厘米的颗粒。在湖南地区(地面栽培)基质厚度一般控制在 20厘米以上,需要发酵、消毒,以防止烧苗,并杀死害虫、虫卵及病菌。

铁皮石斛栽培要求在大棚中进行,大棚的建造要求做到通风、遮阴挡雨、有防虫网,并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考虑场地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铁皮石斛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5~30℃,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干湿交替有利于发根长芽。忌强光直射,春秋两季早上可见阳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处,其他时间置于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风的地方。越冬温度保持在8~10℃即可。在湖南地区夏季比较炎热,一般采用 80%的遮阳网覆盖,掀开塑料薄膜,以利降温;冬季比较寒冷,在 30%~50%遮阳度下用双层塑料薄膜封闭保温。铁皮石斛要求保持基质湿润,空气湿度保持 80%以上为好,但又不能积水,浇水时采用喷灌或滴灌最好,不得冲灌。在浙江可以在地面栽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浇水量亦不同,湖南地区夏天气温高,蒸发量大,基本上需要天天浇水,冬天遮阳温度低,水分不易散失,则浇水量减少。浇水时仅向叶面上喷些水,勿向盆内浇水。10~15天后,待萌发出新根后移至阴棚下养护。生长季节浇水要干湿相间,保持适度干薄饼肥水。生长旺盛期每天浇水一次,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并要注意通风良好。冬季休眠期应少浇水。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由于石斛类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于早发根长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殖酸类等,以及进口三元复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0.1%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0.3%的三元复合肥等。生长地贫瘠应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猪牛粪及河泥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麸、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调匀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铁皮石斛自然生长速度较慢,要提高铁皮石斛生长速度,必须适时适量地提供养分。沤熟的饼肥、羊粪、沼液能有效促进营养生长。施肥一般为浓度 1.0~1.5克/升的液体肥,每半个月施 1 次。施肥时间一般在每年 4~10月的生长期,当石斛停止生长时,亦停止施肥。

石斛生长地的郁闭度在60%左右,因此要经常对附生树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每年春天前发新梢时,结合采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根,栽种6~8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