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移栽与定植

三、移栽与定植

(一)子药准备

选择个体适中,表皮清秀、健壮、无病虫害的本地生产的子药(每个重5~8 克)作种源。

(二)大田翻耕整地

选择2年以上未栽培过白术的水田或3年以上未栽培过白术、茄科、菊科类作物的土壤,板页岩形成的土壤为好,于前一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翻耕晒土。12月下旬耙细、整平、开沟分厢,采用深沟窄畦,防渍水,确保雨住田干。

(三)合理施肥

在整平后的厢面上做垄、施肥,每公顷施入畜粪或沼肥1500吨,复合肥(N∶P∶K=15∶15∶15)100 千克,过雨后再定植。

(四) 合理定植

1月初至2月底都能定植,以1月20日至2月10日定植为最适宜。每公顷大田以定植10500~12000株为宜,一般为20厘米×30 厘米,做到大小子药分开定植,大子药适当偏稀,小子药适当偏密。

(五)覆盖与中耕

定植时,子药要与肥料隔开(俗称破间),定植深度以7~8 厘米为好;定植后盖一层2 厘米厚的生黄泥土或用稻草、茅草覆盖(厚度以不见泥为准);中耕结合除草进行浅耕,及时清除沟边和厢面杂草。

(六)追肥

苗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施稀薄人粪尿一次,每公顷7500 千克。

现蕾肥,一般在盛花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 千克,过磷酸钙450 千克。施肥时应在早晨露水干后结合中耕除草在株距间开小穴施肥,施后覆土。

(七)排灌

白术性喜干燥凉爽的气候,忌高温多雨,种植时须注意做好排水工作。排水不畅,致田间积水,易得病害和死苗,因此要注意挖沟、理沟和雨后及时排水。8月下旬根状茎膨大明显,水分需求增加,如久旱需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否则影响产量。

(八)摘除花蕾

7月中旬至8月上旬,白术开始现蕾后分3次摘除花蕾,减少生殖生长对养分的消耗,促进地下根茎膨大。摘蕾时一手捏住茎秆,一手摘花,须尽量保留小叶,防止摇动植株根部,亦可用剪刀剪除。摘蕾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以防雨水浸入伤口,引起病害或腐烂。

(九)选留良种

在白术摘除花蕾前,选择术株高大、上部分枝较多、健壮整齐、无病虫害的术株留种用,每株花蕾早而大的几朵花作种,剪去结蕾迟而小的花蕾。立冬后,待术株下部叶枯老时,连茎割回,挂于阳光充足的地方,10~15天后脱粒,装在布袋或纸袋内贮存于阴凉通风处。如果留种数较多,不便将茎秆割回,可只将果实采摘收回放于通风阴凉处,干后将种子打出贮存,备播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