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苗繁育
(一)选地、整地
根据其生长习性,石斛类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空气湿度在80%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地区。人工可控环境也可,树种应以黄桷树、梨树、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含水多、枝叶茂、树干粗大的活树,石块地也应在阴凉、湿润地区,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
(二)分株
选择生长较密的植株,开过花后将其从盆中取出,除去老根,从丛生茎的基部切开,分切时尽量少伤根系,根部用手拉开,不必用刀切。以主株为一组,再将老根进一步剪除。将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质并压实,即成新的植株。
(三)分芽
盆栽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茎的顶部或基部长有小植株时,可以进行切芽繁殖。选择具有3~4片叶,2~3条根,根长4~5厘米的小植株,从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苗植入盆中即可。注意要浅植。栽培2年后一般可开花成为商品花。
(四)扦插
扦插繁殖可以结合花后换盆和分株时一起进行。石斛多具有细长、带肉质的茎,茎上有许多节,节上能长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选择健康茎条做播条,将枝条切成数段,每段具2~3个节,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茎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藓和泥炭混合的基质中,一半露在外面,放于半阴、潮湿处。插后1周不必浇水,然后经常喷雾保湿,适当遮阴。经过1~2个月,在节部有新芽长出,新芽下部长出2~3条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将新植株连同老茎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开花。扦插时间以4~8月为好。
(五)组织培养
MS、1/2MS 和改良 MS 培养基目前在铁皮石斛组培中使用最多,其中 1/2MS 培养基用于种子萌发和试管苗生根,MS 与改良 MS培养基用于原球茎增殖和丛芽促成,B5 培养基用于壮苗的培养。促进原球茎的形成和芽的分化,IBA 对原球茎的分化、试管苗的生根效果良好,0.1毫克/升浓度的 IBA 促进生根效果最佳,6-BA 0.5~1.0毫克/升+NAA 1.0毫克/升+KT 1.0毫克/升激素配比原球茎增殖最佳,6-BA 2.0~3.0毫克/升+NAA 0.5~1.0毫克/升+KT 1.0毫克/升激素配比芽的分化较为理想。原球茎和丛生芽在添加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的培养中连续继代3~4 次,玻璃化现象加剧。
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添加各种不同天然附加物(如马铃薯、香蕉汁、苹果汁等)对其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 0.5%活性炭和香蕉汁、苹果汁能促进试管苗根的生成和生长;添加椰汁能够促进铁皮石斛苗原球茎分化较多丛生芽且长势较好;1/2MS+马铃薯提取液的培养基适宜种子萌发;在 N6 上添加150毫克/升香蕉汁可促进幼苗生长。研究发现,单独添加香蕉汁、苹果汁均能促进铁皮石斛试管苗生根和生长,但培养前期苹果汁好于香蕉汁,后期香蕉汁好于苹果汁,添加 25克/升苹果汁+75克/升香蕉汁有利于壮苗培养。
无论是在自然条件还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的光和温度信号总是互相联系的,植物既以定性的又以定量的方式对温度和光照做出反应,当组织培养诱发植物在培养基中形态重建时,需要较高的光照水平,增强光照也有利于发根。多数研究者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时的环境条件是,培养温度为 24~26℃,每天光照 18小时,光照强度为 1000~5000勒克斯。繁殖代数越多,试管苗越易衰老退化。铁皮石斛的原球茎繁殖代数应控制在 6 代以内,否则原球茎分化芽的能力降低,试管苗生长缓慢,有效苗的得率下降,移栽成活率降低,成活后生长缓慢,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简化接种程序,减少转接次数,能有效提高组培效益与组培苗质量。

图13-8 增殖培养

图13-9 生根壮苗培养

图13-10 炼苗培养

图13-11 晾苗

图13-12 移栽

图13-13 大棚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