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技术
栝楼种植有两种栽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种子育苗移栽或直播,优点是省时省工,种植成本低;但缺点是苗圃无法辨识雌雄,小苗栽到田间,当年雄株将会影响产量,而雌株小苗当年生长量小,产量也不高,所以生产中一般较少采用。另一种采用大苗根株作为栽培苗,根块越粗,生长势越强,当年产量越高,所以生产中大多采用大苗根株来栽种。
栝楼栽培整地一般冬前完成,采取深翻土,整细耙平,可整成宽4米的栽植厢。栝楼种植宜轮作,不宜连作。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病害和提高产量。山地旱土栽培,宜在厢的半边条形种植,另一边的土壤撒入石灰并用薄膜封好,留作下次轮种,以利减轻土壤传播病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选择培育1年或1年以上的健壮、无损伤、生活力强、断面为白色新鲜且无病虫害的雌株种根。将种根切成6~10厘米小段,用50%的多菌灵200倍液喷洒种根消毒,切口蘸上生根剂,于室内通风干燥处晾放一天,待切口愈合后下种。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栽植。第一年每亩栽植150株(即1米×4米左右),其中雄株块根5~6个;第二年每亩留75株(即2米×4米左右),其中雄株块根3~4个。栽植前挖穴深20厘米,每穴平放种根1段,芽眼向上,覆土后轻轻镇压,浇水即可,其中雄株均匀栽植于大田四周。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每年春、冬季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生长期间视杂草滋生情况,及时除草。
(2)追肥、灌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追施人畜粪水为主,冬季应增施过磷酸钙。旱时及时浇水。
(3)搭架:当茎蔓长至30厘米以上时,可用竹竿等作支柱搭架,棚架高1.5米左右。也可引向附近树木、沟坡或间作高秆作物,以利攀援。
(4)修枝打杈:在搭架引蔓的同时,去掉多余的茎蔓,每株只留壮蔓2~3个。当主蔓长到4~5米时,摘去顶芽,促其多生侧枝。上架的茎蔓,应及时整理,使其分布均匀。
(5)人工授粉:栝楼自然结实率较低,采用人工授粉,方法简便,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方法是:用毛笔将雄花的花粉集于培养皿内,然后用毛笔蘸上花粉,逐朵抹到雌花的柱头上即成。
施肥应掌握重施基肥,施好结瓜肥,巧施防衰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合理施肥的原则。
提高坐瓜率是丰产的关键,坐瓜率的高低同光照、营养、水分、温度密切相关。栝楼是雌雄异株藤本植物,若开花期阴雨天多,或传媒昆虫少,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在刚开花时,摘取雄花,在雌花上轻敲或将雄蕊轻涂于雌花柱头上。也可采用激素进行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