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技术

三、栽培技术

1.整地

对选好的地块进行翻耕,深度25厘米左右,除净杂草。对于草害多发,顽固性杂草多的地块,在翻耕前最好先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待杂草地下根茎全部腐烂再翻耕。播种前需进行分厢开沟,可在翻耕土地上提前施入基肥,然后打碎土块,将基肥拌匀至表土层,再分厢开沟,厢宽1.5米左右,利于除草等作业,沟宽30厘米左右,深度视土壤排水情况而定,对于山坡旱地等排水能力好的土壤,开10厘米左右的沟就行,对于水稻田,排水沟深需在30厘米左右,且需要排水主沟,做到排水沟雨停水干,防止水涝。畦长视地形和耕作方便而定。

2.栽种

栽种时开沟种植,可在播种沟撒施腐熟有机肥,拌匀后进行播种,种茎垂直播种沟或呈一定角度摆放,芽头朝上,行间距30厘米×12厘米,覆土,深度为7厘米左右。栽种密度可按采收时间及栽种目的调整。一般栽种三年,用种量300千克左右,栽种两年,用种量可以达到500千克。栽种在11月之前完成较好,栽种完后,最好用稻草覆盖,每亩覆盖稻草1000千克为宜。

在新产区引种栽培玉竹时,种源最好选择病害较少的新产区引种,种苗不能储藏过久,一般要求引种后三天之内栽培完毕,需要保藏一段时间的,须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可用沙藏法进行保藏,但时间不能超过两周,时间过长,根茎容易被霉菌侵染腐烂,并感染其他根腐性病原菌,栽培后,来年容易得病,导致植株叶片发白死亡,缺蔸严重。

3.一般田间管理

第1年玉竹3月出苗,苗嫩脆弱,应防止人畜践踏,防治地下害虫伤苗。入春以后,及时除草,厢面一般不建议使用除草剂,主要靠人工拔除,不宜用锄,以免伤苗死苗(图2-9)。同时做好清沟沥水,防治土传病害的发生与传播。冬季玉竹倒苗后扯除杂草,每亩面施一层土杂肥2000千克或猪牛栏腐熟肥2000千克,或者复合肥50千克,加盖5厘米厚稻草。

第2年春季出苗后,可追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肥,每亩用人畜粪1000~1500千克兑水泼浇。第2年玉竹苗较密,荫蔽度好,可抑制部分杂草生长。及时除草,做好病害防治和排水工作。到秋冬季管理同第一年管理。用种量大的地块,可在秋季收获,其当年生的健壮根茎适合作种苗。

第3年出苗管理基本上同第二年管理,加重施一次春季提苗肥,玉竹出苗密集,荫蔽度高,一般杂草不能生长,偶见杂草人工拔出。春夏可施用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和物质积累。秋季植株枯萎或倒苗后即可采收。

img

图2-9 玉竹第一个生长年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