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技术
(一)翻耕施肥
先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亩,过磷酸钙25千克/亩。然后翻耕25~30厘米,耕细整平。
(二)作畦
宜采用高畦,坡地可采用平畦,畦高30~40厘米,畦面宽110~130厘米。平地四周应开深30~50厘米排水沟。
(三)种子处理
播前种子要去掉种翅膜,然后在45℃温水中维持10分钟,自然冷却浸泡6小时,捞出后擦干播种。
(四)播种
播期分秋播、春播两种,以秋播为好。湖南在8月中旬至9月初播种为好,如果秋分后播种则可能因雨量渐少,气温转低,发芽率会降低,气温较高地区以秋分至寒露为宜。播种过早,白芷植株当年生长过旺,第2年部分植株提前抽薹开花,根部木质化不能药用。播种过迟,冬季降水量少,气温较低,播后不易发芽,影响生长。
条播按行距20~30厘米开浅沟(约10厘米深),穴播按穴距(15~20)厘米×30厘米开穴播种,将种子均匀撒下,盖一层薄土(1.5~2厘米),浇透水,然后保持土壤湿润。条播2千克/亩,穴播约1.5千克/亩。
(五)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在干旱墒情不好时,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积水时及时排干。
(2)间苗除草:当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除去弱势苗,每穴留壮苗1~2株;条播每隔约10厘米留1株。及时除去杂草。
(3)追肥:当年追肥宜少宜淡。第二年植株封垄前追肥1~2次,结合间苗和中耕时进行,追肥腐熟饼肥150~200千克/亩,亦可用三元复合肥和人畜粪尿代替,开浅沟施。
(4)拔除抽薹苗:春前要严格控制肥水供应,以防生长过旺抽薹。如有植株抽薹开花,应及时拔除。
影响白芷提早抽薹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苗龄,秋播播种过早,苗龄长幼苗生长旺盛,第二年则容易提早抽薹开花;二是肥水,秋季播种当年出苗后,要控制肥水,避免生长过旺而提早抽薹开花;三是种子,主茎顶端结的种子,播种后较易抽薹开花,二级、三级枝上结的种子,虽播种后抽薹率低,但种子瘪小,质量差,影响出苗率,只有一级枝上结的种子播种效果好。
一旦发现5月早薹植株,要及时拔除。6~7月要打掉全部花薹(留做种的除外),以使营养集中于根部,提高白芷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