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苗繁育
黄精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方法,即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系数大,育苗时间长,须3年才能移栽;根状茎切段育苗时间短,繁殖系数低;目前,我省黄精种苗来自于野生资源和根状茎切段育苗。
(一)苗床准备
黄精育苗宜选择前作为禾本科作物的地块或选郁闭度在40%~60%的林下开阔地带或林缘地带。
苗床整理前要对土壤消毒。常用方法有化学药剂消毒和石灰消毒。
化学药剂消毒:常用化学药剂有霉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500~1000倍液,苗床整理完或基质装填完后喷淋。
石灰消毒:50~100千克/亩,大田苗床整理前撒施。
(二)整地作畦
先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2500千克/亩,过磷酸钙25千克/亩。然后耕翻25~30 厘米,耕细整平。
将整好的地,整成畦面宽80~100厘米,高20厘米的地块,平地四周应开深40~60厘米排水沟。
(三)种子育苗
1.种子准备
在10~11月,采摘成熟的果实(图3-1至图3-2),并将果实用网袋装袋,沙藏;果实沙藏30天左右取出,采用揉搓漂洗法去掉果肉和果皮;将筛选出来的多花黄精种子泡水,捞出漂浮在上面的不饱满的种子和其他杂物,并将剩余种子摊开,沥干。
2.种子处理
采用地窖进行催芽,地窖内先铺2~3厘米厚细河沙,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其中,然后再铺1 厘米厚细河沙,如此反复,最上一层用2~3厘米厚细河沙覆盖,然后喷施多菌灵800倍液消毒,撒播层数根据实际情况定,播完后将地窖门关好,底下留1~2厘米高缝隙,每隔5~7天检查一次,保持河沙湿润,待种子露白后取出,播种到育苗床。
3.播种

图3-1 多花黄精果实

图3-2 多花黄精种子
催好芽的黄精种子在每年3~4月在整好的地上采用条播或撒播进行播种。条播,按沟宽8~10厘米,沟深3~5厘米开沟,将露白的种子同细河沙或草木灰拌匀后均匀撒播到沟里,盖土3~5厘米厚。撒播,将露白的黄精种子同细河沙或草木灰拌匀后均匀撒播到整好的地上,播后再撒上一层细细的壤土,将种子覆盖。
(四)根状茎育苗(图3-3)
1.根状茎准备
选择无病虫为害、无损伤的黄精根状茎做种。将不带芽头种茎截成2~3节一段,将草木灰涂于伤口。
种茎在播种前,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沥干。消毒方法: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农用链霉素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800~1200倍液浸种15~30分钟,捞出沥干。
2.播种
播种时期,根状茎繁殖全年均可播种,以9月下旬至翌年3月最佳;播种的株行距以行距10~15厘米,株距3~5厘米为宜; 播种时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摆放种茎,种茎斜放,盖土5~6厘米。
(五)遮阴覆盖
黄精喜阴凉湿润的气候环境,因此播种后应覆盖茅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光照强、温度高时应遮阴,保持凉爽的气候。

图3-3 根状茎育苗
播种后,用稻草或茅草覆盖,草厚4~5厘米。第1年定期检查覆盖情况,保证育苗地有覆盖物;第2年和第3年在冬季苗枯死时盖草,盖草量同第1年。
种子育苗第1年不需遮阴;第2年4月上旬,用透光率为30%~40%的遮阳网搭建荫棚遮阴,荫棚高1.5 米,四周通风;第3年参照第2年实施。
(六)田间管理
除草。育苗地根据苗床杂草情况及时除草,除草宜手拔。
水分管理。育苗地须定期检查土壤墒情,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应及时清沟沥水;穴盘育苗根据基质情况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追肥。种子育苗,第1年不用追肥;第2年,待苗出齐后,追施齐苗肥,施尿素10~15 千克/亩,水溶后泼施或泼施人粪尿1000 千克/亩;6、8月,分2次追肥,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SO4=15∶15∶15)25~30 千克/亩,12月追施有机肥1次,商品有机肥400~500千克/亩;第3年参照第2年施肥。
(七)病虫害防治
黄精种苗繁育过程中,根茎育苗病虫害情况较少;种子育苗病害较少,主要防治害虫对幼苗的损伤,主要害虫有小地老虎和蛴螬。
(八)出苗
根茎育苗待种茎长出芽头后即可根据需要采收出苗,出苗时间宜在秋季;种子育苗的待根茎长到3个节时即可根据需要采收出苗,宜春季出苗(图3-4)。

图3-4 多花黄精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