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韵似原唱

三十七 苏轼和韵似原唱

原文

东坡《水龙吟》(126)咏杨花,和均(127)而似原唱(128)。章质夫(129)词,原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130)

译文

苏轼《水龙吟》一词歌咏杨花,本是和韵,却好像原唱。张楶《水龙吟》一词咏柳絮,本是原唱,却好像是和韵。所以说词人的才华和文采是不可强求的。

评析

若论摹写状貌情态,章词有独到处,如“轻飞乱舞,点画青林”“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等,绘就一幅柳絮轻舞飞扬的图画:杨花在青青的树林间飘飞,又悠闲地穿过丝丝嫩柳,静悄悄落下,庭院深深,一地飞絮,院门紧闭,无人来问,多么漫长而寂寞的春日。透过这幅图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柳絮的娟娟静美与园中人的深深寂寞,所以这首词能被时人欣赏,使得苏轼兴之所至,步、其韵和诗也是理所当然。

步韵和词有相当难度,和韵胜过原唱更是相当不易。和韵诗词受原作的主旨、用韵的限制,很难写出好的作品,因为,原唱无所依傍,可以从容骋才,容易写出特色;而次韵则因限于原韵,又要在原唱之外翻出新意,就显得较为困难。所以,大部分评论家对和韵诗词的评价并不高,有些时候甚至会采取反对的态度。不过也有例外,苏轼次韵章楶的《水龙吟》一词确实气度非凡、格调高远。苏轼在创作的时候自辟新境,自出新意,虽是和韵但不为原作所囿,在刻绘与创意上都远远超过了原唱,虚实相间,物情两茂,因此得到王国维的高度赞赏。

“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不仅针对苏轼与章楶二人,也是针对北宋与南宋两个朝代。不过平心而论,王国维其实是以北宋的眼光来看待南宋的词,所以其对南宋词的诸多评论不免掺杂着些许的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