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不妨疏远

三十三 北宋词不妨疏远

原文

宋《李希声(73)诗话》曰:“唐(当为‘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佳作。后人有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终使人可憎。”余谓北宋词亦不妨疏远。若梅溪以降,正所谓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也。

译文

宋《李希声诗话》说:“古代人作诗,正是以风骨格调高雅古朴为主,即使用意不确,语言疏散,却都是好的作品。后人写诗,力求逼真,气质格调低下,最终还是令人憎恶的。”我认为北宋词也不妨说意远意疏。至于史达祖之后的词,正是所谓的“力求逼真,气格低下”的作品。

评析

此则词话以诗词对照的形式,说明“大同”之外不妨有“小异”。“风调高古”是诗词的内容格调高尚古朴,凡是优秀的作品多少都会具备这一特征。高古即是摆脱名利,无争无竞,心地无尘,寄托玄妙的境界。在如此境界的主导下,形式什么的都已经不再重要。而且诗歌中的“意远语疏”亦非正体,因为气存高古,用意深远,于是自然就摆脱了低下的气格。而那些局限于当下,意思平实,既无高尚古朴的胸襟,也无言外之远致的作品,那就真是面目可憎,等而下之了。

李希声以高古评古人诗,而王国维以高古评价北宋词,其出发点相同,即都认为其怀有高尚古朴的胸襟,而且他们的作品很纯朴,没有沾染任何的世俗的东西,所以后人在看他们的作品时,总是感觉到肆意挥洒的随性,以及感人至深的情感,这样的境界是后人无法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