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2025年08月10日
十四 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原文
“西风吹渭水,落日满长安。”(16)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17),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18)
译文
“西风吹渭水,落日满长安。”周邦彦将其引入词中,白朴将其引入曲中。这都是借用古人的境界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境界。不过,如果自身的作品没有境界,那么古人的境界也无法为自己借用。
评析
此则词语主要是阐述了如何在借鉴前人典故与成句的基础上创造境界,体现了王国维对境界的基本态度。古今人情本就相通,因此典故与成句的借鉴不仅要能表达出要表达的境界,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强情感的厚度。也就是说,借鉴与化用不应该是简单的移植套用和照本宣科,而是要突破原来语句的境界,创造出新的境界,这种说法的含义与黄庭坚所说的“点铁成金”如出一辙。
在这则词话中,“境界”出现了三次。在“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句中,两次出现的“境界”即“诗歌境界”;而在“然非自有境界”句中,“境界”指诗人的“精神境界”(胸襟)。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在这里不加限定地使用两种含义的“境界”。这一方面,自然导致语义混淆;另一方面,它又表明王国维着重于两者的统一。准确地讲,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精神境界是基础(主题),诗歌境界是其载体(表现)。王国维把两者直接统一起来,不仅强调了精神境界的基础作用,而且强调了它在诗歌境界中的核心作用,即它作为一个核心元素支持并决定了诗歌境界的存在及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