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有格调而无意境

四十二 姜夔词有格调而无意境

原文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154),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译文

古往今来,要论词人格调的高绝,没有谁能比得上姜夔。可惜他不在意境上下功夫,所以总觉得他的词没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始终不能把他列为第一流的词作者。

评析

格调在这里应该指诗歌的品位、用词的典雅,这也是姜词的追求。可能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追求,他无形当中将诗歌限制在一个格局里,因而意境稍逊余味不足也是正常的。

姜夔为何会遭到王国维的如此冷落?首先,姜夔生于南宋后期,所以他的词作难免会有宋末词的弊病;其次,姜夔自身过于追求来去无端的清空之境,所以其词作意旨飘忽,让人不易捉摸。最后,姜夔善用典故,这使其词作意的隐晦更为突出,而在写景状物上,也鲜有北宋词的生动与真切,人们读来往往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这都导致了姜夔的词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足。既然意旨都已难明,更何况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王国维认为姜夔这种为人的高格调没有融入其词中,从而形成词的高格调,这都是偏离了对意境的追求,而将技艺放在首位所造成的。王国维对姜夔的这一评价放在其理论体系中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对姜夔词的隔膜主要还是由于其审美的偏执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