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凤兮”,开楚辞体格

三十九 “沧浪”“凤兮”,开楚辞体格

原文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然楚词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而后此之王褒(83)、刘向(84)之词不与焉。五古之最工者,实推阮嗣宗(85)、左太冲(86)、郭景纯(87)、陶渊明,而前此曹、刘(88),后此陈子昂(89)、李太白不与焉。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后此南宋诸公不与焉。

译文

《沧浪》《凤兮》两首诗歌,已经开创了楚辞的体例格调。但是最为工整精巧的楚词,当推屈原、宋玉二人,而后来的王褒、刘向的作品很难与之媲美。最工巧的五言古诗,应属阮籍、左思、郭璞、陶渊明,而前代的曹植、刘桢,后来的陈子昂、李白都难与之比肩。最工巧的词,应推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而前代的温庭筠、韦庄,后来的姜夔、吴文英,都难以与他们相比。

评析

此则词话重点在讲欲成就一代文学必定会有前代相近文体的铺垫,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成功,而当某种文体成为一代文学之后,即便此前所创或有气象,难成规模,后世因袭之,也是盛极难继。由此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出王国维对于文体嬗变的规律性体认。

屈原与宋玉成就了一代楚辞文学,而前此《沧浪》《凤兮》二歌,虽略具风格,但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而后此王褒、刘向也无力继盛;阮籍、左思、郭璞、陶潜成就了无言古诗的高峰,而在其之前的曹植、刘桢体格未成,在其之后的陈子昂、李白则精彩已过;词之高格在于五代北宋,代表词人为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而不论是在此之前的温庭筠、韦庄,还是在此之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未能达到词体最高的境界。从文学史的实际发展来看,王国维的这番评论基本上符合文体发展的规律。